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巴菲特如何抄底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纳税后净资产的比率不到2个基点(1个基点是万分之一)。他在1998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说,公司的税后运营成本相当于资本金的个基点,而许多同行的标准是125个基点。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的运营成本只相当于同行的1/250。

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巴菲特不无自豪地说,公司总部虽然只有10多个人,可是当年却创造了许多奇迹:

处理了与8家企业收购有关的全部细节,并实施了广泛监督;

编制了大量的纳税申报表,厚度高达4896页;

顺利举办了当年的股东年会,参与人数多达万人;

完成了400亿美元销售收入、30多万名股东这样一家大企业所需要做的一切日常工作,把资料准确送达股东指定的3660家慈善机构。

把管理费用压缩到最低程度,是巴菲特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巴菲特非常清楚,公司成本费用越低、投资获利就越多,他个人从中获利就越多。正如他在1963年写给父母的信中所说的那样,金钱的增长带给了他很多快乐。【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从费用成本压缩中挤出利润的做法,与其他败家子企业家截然相反。压缩费用扩大了盈利空间,这种盈利又以现金方式被巴菲特投资到其他项目中去,继续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盈利。巴菲特这一投资获利秘诀,也可以作为散户投资者选择上市企业的标准之一。

业务越容易理解越有现金

对于购并的对象,我们偏爱那些会“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由于高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它们必须将所赚得的每一块钱再投入才能维持其原有的营运规模,就算这些公司账面数字再好看,除非看到白花花的现金,我们对之仍保持高度警戒。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在股市低迷时期,现金在手想买啥股票就能买啥。他的一条经验是,业务越是容易理解的企业就越容易产生现金;相反,业务越是神秘的企业,就越是现金投入的无底洞。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对于购并对象,他们偏爱那些会“产生现金”而不是“消化现金”的公司;并且一般来说,业务清晰易懂、容易理解的公司更容易“产生现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巴菲特从来不去购买那些业绩高速增长、股价一路飙升的高科技股票,即使是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所拥有的微软公司的股票,他也从来不去碰。他承认,高科技股一是看不懂,二是不能产生现金,这与他急需拥有现金随时准备买入价格合理的上市公司之理念不符,这样的股票对他来说并非理想投资对象。

在伯克希尔公司200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巴菲特说,提到公司管理模式,他的偶像是一位名叫埃迪·贝内特的球童。

1919年,当时还只有19岁的埃迪·贝内特开始了在美国芝加哥白袜队的职业生涯。没想到,当年的白袜队立刻就进入了世界大赛。第二年埃迪·贝内特跳槽到布鲁克林道奇队,布鲁克林道奇队就赢得了世界大赛。过后不久,埃迪·贝内特好像发现苗头不对,又跳槽到纽约洋基队,从而使得在洋基队1921年赢得了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并且在接下来的7年中5次赢得美联赛冠军。

这个故事和企业管理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巴菲特认为,这两者之间的道理是相通的,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赢家,首先要与其他赢家一起共事。在这里,赢家也可以理解为“现金”——如果某个上市公司业务非常复杂,怎么也看不到现金,结果是非常不妙的。

仍然以这个球童埃迪·贝内特为例。由于1927年洋基队赢得世界大赛冠军,贝内特也因此分到700美元奖金。不要看这700美元现在不是个什么大数字,可是在当时却相当于其他球童一年的收入,而他只用了4天时间就到手了。

巴菲特幽默地说,他从埃迪·贝内特身上学到了许多。所以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上市公司都是一些美国乃至全球一流的优秀企业,巴菲特形容说这是“我经常为美国商业大联盟的超级强打者拎球棒”。

需要注意的是,巴菲特这里所说的公司业务或商业模式是否容易理解,是一个相对概念。投资者购买业务容易理解的股票理所当然,但是却不能反过来说,业务越是容易理解的股票就越值得买。究其原因在于,业务越是容易的行业进入门槛越低,竞争很可能会越激烈,从而不容易出现业绩高增长的公司,以及中国投资者追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网游虚空的世界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基建]小孤前年嫁彭郎末世重生之温乐(网王)只是越前龙马夏末微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