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页)
不是咱们怀柔本地的人,据说他们以前是窦匪辎重营里的工匠,专门维修、打造木器,手艺相当不错。”李语答道。
“窦匪被剿灭后,他们怎么不回乡?”小婉奇怪道。
“怎么回去”
李语叹了口气,“家早就毁了,还不如就在本地安顿下来,有不少人就在本地娶妻生子。”
怀柔不缺水,缺的是雨,每到夏季,就容易干旱……一到旱季,百姓们就要肩扛手提的到处寻水浇田,但从河渠里汲水灌溉,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劳民,每遇到这时候,都会有大片的庄稼因此颗粒无收或者大面积的产量降低。
小婉在前些日子就一些县里面的老大难问题都私下里打听过,这旱情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地的地质情况何山阳县有很大的近似之处,都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关键就在于如何让这些水资源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因此,小婉想到了‘井灌’,这种灌溉方式在山阳县已经做过,效果非常理想,只是制作水车是个问题,山阳那边的木匠有很大的一部分被抽调去长安家具石,剩下的也只能维持着供应山阳县的需求,根本无力供应这边,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所以她才打听木匠的问题。
“李语,你去田家洼一趟,拉几个能工巧匠过来,拉过来一个,就赏你一百钱,但若是拉过来的是一个废物,我就让你们大人赏你一板子”
小婉笑着道……这后一句话是玩笑话,只是那李语一直心虚着,听了便是一哆嗦,连连点头。
看他紧张得有些过了,小婉省得他是当真了,便感觉有些无趣:“李头儿,你别紧张,只是开个玩笑罢了,你认真做事,大人和我都不会亏待你的。紫鹃,拿二十贯钱给李头儿。”
“是。”紫鹃去后面拿了二十贯钱出来,递给李语。
“夫人,这个钱是?”李语有些莫名其妙。
“你们去打听了消息,然后将这些钱先给那些巧匠,权当是安家的费用,不够再回来取。告诉他们,出来做工,绝对亏不了他们。”
“是,夫人”李语答应一声,拿了那些钱,和另外一个差役到田家洼而去。
按理说,小婉是无权支使这些差役的,虽然她身上还有个公主府女官的名义,可那是两回事儿,管不到差役头上。但她现在怎么说也是帮着朝廷安抚地方,从中牟取点儿私利,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是……所谓‘民不究,官不举’,若是上面看你好,那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如果是违了上意,那‘修桥补路无尸骸’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
待李语二人走后,小婉就与张陵谈了井灌的事情……张陵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就忘了这个”
“你每天忙着处理公务,哪里顾得了这些事情。”小婉说道。
“可是,”
张陵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里从来没有做过井灌,恐怕当地人很难接受,而且打井也需要钱,那些地主是不是愿意掏这个钱呢?”
嗯,确实有这个问题,农民阶层是一个很实际的阶层,尤其是在这个科技文化都不很发达的时代,他们只有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利益,才会被动的接受。
小婉沉吟了片刻道:“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办的,我已经开始寻找木匠,等找好了之后就可以先制造一架水车,寻块试验田,在旁边打一口井,然后将所有的乡绅地主都招集起来,让他们现在观看一下,就会明白井灌的好处。”
“可这井钱和水车钱怎么解决?”张陵问道:“那些佃户是拿不起这个钱的。”
小婉讶异了:“为什么要让佃户们拿?谁是那些田地的地主,谁就要负责这笔钱”
“如果他们不呢?”张陵问道。
“这个时候哪里容得他们说不,这个要做为任务,半强制性的吩咐下去,如果因此而遭受攻讦,嘿……大不了咱辞官不做”
张陵闻言苦笑,原以为小婉真的有避免攻讦的方法,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咳……他被呛着了。
“放心,那些乡绅都精明得很,他们知道什么选择对他们最有利。”小婉十分有信心地说道。
‘政府’扶持,那是张陵的事情,他让姚主簿调来最新的田亩测量资料,开始琢磨着需要要挖多少井用多少材料。
而小婉则带着紫鹃和雪雁以及县衙的几位差役,开始加入一个施粥棚……县令大人的夫人亲自来粥棚烧弱、发放,这个消息迅速在怀柔县城传来,有不少人过来就是为了看了看县令的夫人长得什么模样。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荥阳郑氏为什么会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