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至死不变;强哉矫。”
“什么意思?”云二梗着脖子问。
“意思是这位梁老爷算得上一位能够坚持志向的好人,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比较强大,他是我在豆沙县见到的第一个算得上好人的富贵人,所以给人家必须的尊敬是可行的。“
”不对,我以前听过另外一句话,叫做穷生奸计,富涨良心,和你说的这些相违背,你怎么解释?只不过这两句话,一个是圣人说的,一个是乡间俚语,难道说圣人说的话,就比民间俚语高明不成?你这么不遗余力的帮着哪家伙说好话,这里面一定有鬼,在这里几乎没有你看得起的人,别骗我。”
云二揪着云大的脸,将他的脸揪成了猪脸大声的拷问。
云大把脸从云二的魔爪里挣出来,没好气的说:“就你聪明,我打算和吐蕃野人做交易,拿盐巴换牦牛,那种长毛牛没办法耕种,只能用来杀肉,最后晒成牛肉干,所以我需要他家的商队给我们提供支持,所以才会拍马屁,这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你总是说吐蕃人,吐蕃人,我就想不通你干嘛非要和吐蕃人做生意,难道你就是为了那两斤盐吧去哄骗人家的一头牛?”
云二见到腊肉出去做饭了,这一回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根本就不给云大逃避的机会,他很想知道云大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招惹野蛮人。
云大把云二抱在怀里问他:“你说豆沙县里谁最厉害?”
“赖八说的元山强盗,他们最厉害。”
“那你说说整个豆沙县谁最该死?”
“杀人无数的元山强盗。”
“有没有比元山强盗更厉害的人?”
“那就只有吐蕃人了,难道说你打算勾搭吐蕃人去杀元山强盗?他们虽然傻一些,但是这种事他们应该不会帮你的,除非他们得到诺大的好处。“
”一头牛换三斤盐巴这样的好处还不够大?“
”是人家得好处不是你得好处。“
云大见云二还是懵懵懂懂的,只好把事情掰开了说道:”你到底还是不清楚两斤盐吧换一头牛到终究是怎么回事。
告诉你吧,这是我们的先民给我们留下来的财富,这个财富就是让吐蕃人以为两斤盐换一头牛是公平的。
你想想啊,从古到今,吐蕃人和汉人交易的时候,都是这么交易的,为什么没有人去戳穿这个事情,是因为老祖宗想让子孙后世一直能够占这个便宜。所以,不管是谁和吐蕃人交易的时候,都在遵循这个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让吐蕃人继续傻下去。
我现在准备给吐蕃人三斤盐巴,难道你还认为我是在欺负的人么?我已经把吐蕃人往牦牛真正的价格上推了一大把,所以啊,臭小子,在这件事上,我确实是当了一把败家子,对不起列祖列宗,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难道吐蕃人就不该帮我把元山强盗杀光吗?“
云二的眼睛里已经出现了蚊香圈,这样拗口的道理他无论如何也整理不清楚,就算他是一个算学的小神童也厘定不清楚。
既然要对元山盗下手就必须争取到吐蕃人的支持,只有让元山强盗彻底的激起了吐蕃人的怒火,这些强盗才会在凶悍的吐蕃人的打击下灰飞烟灭,这是一个最无奈的方法,驱虎吞狼而已,要是指望刘县丞剿匪,估计这辈子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第十二节蓝蓝的苏伯伯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笠翁对韵》是让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韵脚的最好教材,云峥总认为人是要走出去才行的,山里的孩子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见到外面的世界,只有人与人进行交流之后才会不断地接纳新的信息,信息和知识其实就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所以古人才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感慨。
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必须要掌握,云峥甚至认为庄子这些人是在交流的时候出了岔子,把对话的对象换成了石头,蝴蝶,苍松,古树,所以才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是是而非的道理。
生存才是最大的现实问题,等到我们吃饭团子可以吃一个扔一个的时候再去考虑去东海钓鲸鱼,去北冥观鲲鹏。
云峥甚至不要求孩子们会写这些字,但是一定要会背,能字正腔圆的背出来,全都是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