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3 页)
,几如狂易”。下面从《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所载周作人晚年日记中摘录一点她癔病发作的记载:
1960年11月15日:上午大不快,似狂易发,请江太太来劝,殆无效。……白太太、王大夫来,亦加劝喻。……晚又大不快,八时始得了事大吉。
1961年3月30日:晚又不快,近日几乎无一日安静愉快过日者,如遭遇恶魔然。
4月2日:又复发作,甚感不快,深以无法摆脱为苦恼,工作不能,阅书亦苦不入。
4月3日:又复不快,每日如是,如恶梦昏呓,不堪入耳。
4月12日:晚又无端发作,独语历一时许始已。
4月13日:晚又发作,独语一刻,不快殊甚。
6月4日:终日不快,如遇鬼祟,一似故意寻衅者然,殆非云冤孽不可也。
6月28日:似午前辄易作,语无伦次,只能不闻对付之,然亦苦矣。
8月20日:下午无端易作,大为不快,唯有归之因缘运命而已,殆非死莫救也。
9月4日:每日呓语如易作,殆不能堪,真冤孽也。
9月26日:上午又复易作,但在自己不知警惕,亦咎由自取耳,以后当勉作聋哑,或为死人,则尤善耳。
10月25日:不快,为避喧至街……
10月26日:写《谈往》,苦易时作,不能静心。
11月7日:上午无端发怒,易作如遇猘犬。
11月12日:晚因鱼又狂易大作,避至西屋睡,后昏呓至十一时始已。
12月17日:下午又易作,虽是病态,然破坏所有感情,不惜破釜沉舟,真“恶魔”也。
12月20日:晚又易作,真不知好歹,只好默然耳。
1962年3月2日:易作,如谵如呓。
3月3日:上午呓语不可堪,殊难执笔。
这里的“易”字当是“癔”字之代,“易作”即“癔病发作”的意思。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事发那天被周作人剪去十来个字的日记:“7月17日,阴,上午池上来诊。下午寄乔风函件,焦菊隐、王懋廷二君函。”池上是常来八道湾看病的日本医生。《周作人传》的作者钱理群看到“池上来诊”的记载,推想道:“那么,信子是否也发生了类似的病呢?这一天,周作人所住的后院里肯定是不宁静的。”假如这天池上真是来给癔病发作的信子看病,信子“易作,如谵如呓”,周作人就是把她的谵语或者呓语作为同兄长绝交的理由了。难怪后来鲁迅说起他,说“启孟真昏”。
羽太信子之所以敌视鲁迅,还有人提出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鲁迅作人共同的朋友郁达夫。郁达夫在《回忆鲁迅》这篇长文中说:
据凤举他们的判断,以为他们兄弟间的不睦,完全是两人的误解。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失敬之处。但鲁迅有时候对我说:“我对启明,总老规劝他的,教他用钱应该节省一点,我们不得不想想将来,但他对于经济,总是进一个花一个的,尤其是他那位夫人。”从这些地方,会合起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
兄弟失和(4)
后来周建人、许广平也都谈到了这个经济方面的原因。
鲁迅和周作人不仅仅是同胞兄弟,而且在写作翻译这些方面长期合作,志趣相近,关系不比寻常。决裂之后,两人都不能忘怀旧日的情谊。1925年10月间,两个人都互道了一声“珍重”。
10月12日的《京报》副刊上,周作人发表了一篇短文:《伤逝》,用了一个不常用的笔名:丙丁。全文如下:
伤逝
我走尽迢递的长途,
渡过苍茫的大海,
兄弟呵,我来到你的墓前,
献给你一些祭品,
作最后的供献,
对你沉默的灰土,
作徒然的话别,
因为她那运命的女神,
忽而给予又忽而收回,
已经把你带走了,
我照了古旧的遗风,
将这些悲哀的祭品,
来陈列在你的墓上;
兄弟,你收了这些东西吧,
都沁透了我的眼泪,
从此永隔幽明,兄弟,
只嘱咐你一声珍重!
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