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飞船稳稳的降落在了一片平坦的盆地上。
经过飞船派出去的机器人检验,星球的温度在33。5摄氏度。重力1。2标准重力,气压0。8标准气压,空气中氧气含量30。5%,二氧化碳3%,有害气体在0。01%以下~~~~~等等,一系列的数据证明,船员们克以直接登陆,不必穿防护服。
但是谨慎起见,大家决定先派三个人穿着防护服出舱。
进过商议,王石瑜,屈卓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健壮的小伙子陈启一起通过悬梯到达了地面,后面跟着应急的机器人,以便万一出现问题能够把他们带回船舱。
王石瑜一脚踏下,觉得地面硬硬的,是介于土壤与沙砾的成分。重力比地球稍大。试探这走出两步之后,觉得可以,就回头招手,屈卓和陈启看上去早就迫不及待了,紧跟着走了起来。
王石瑜抬头远看,周围都是平坦的平原。远一些是环形的山脉。视野很开阔,类似地球上的戈壁滩。
这个地方是事先计划好的着陆地点。是一个不是很大的盆地。可能是很久以前流星撞击留下的遗迹。选在这里是因为,主要是因为四周的环形山可以挡住风暴。因为桃源星上没有植被覆盖,加上地表水流和海洋面积相对较小,缺乏冷热环流。所以陆地上的风往往会很大。另外一个原因是推断这里有地下水。在这里建立基地便于存活发展。
王石瑜一行三人穿着防护服,在飞船周围走了数百米。发现没有一丝的异常。年轻胆大的王石瑜忍不住摘下头盔,试着呼吸了一下。旁边的屈卓都没来得及阻止。
发现吸入桃源星空气之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就大胆的呼吸起来,之后大喊了一声“桃源星,我来了。”
屈卓和陈启也摘下头盔,跟着王石瑜一起大叫起来。的确,对于第一次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中方第一批进行宇宙殖民探索的宇航员,确实是兴奋激动的,因为他们确确实实的踏上了异星的土地。
飞船里十几双眼睛都一直都紧紧的盯着他们三人。看到此时的情景也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三人王往飞船走去,王石瑜此时才发现飞船有多么的大,长度过百米,高有二十几米。原来一直没有注意到。在航空港的时候也只是顺着电梯进入了飞船。
当三人回到飞船,还是依照规矩先进了隔离舱,三人脱下防护服,智能机器医生开始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消毒。大约十分钟之后,亮起了绿灯;说道:“没有任何异常,可以放行。”随后,隔离舱的门自动打开了。
之后就是依照计划开始建立基地。飞船上带来了建造基地所需要的一切东西。现在机器人只需要按照设置好的程序组合就行了。而专家需哎哟做的就是到后期基地进行检查和对安装好的仪器等进行调试,做最后的完善。
因为只是简单的组合,并不需要制造什么新的东西,所以基地在第三天就造好了。所有仪器都开始投入使用。
基地的外形像是一个剖去一般的鸡蛋,呈椭圆形。内部空间高度利用,住宿区,工作区,休闲娱乐健身区等等。
投入使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地球的总部,飞船从进入跃迁之后就已经和地球没有联系了。
因为距离遥远的缘故,而传统的无线电波通讯和光子通讯只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传播,要把信号传输到地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幸亏人们为宇宙开发做了充足的准备,在三年前,天才的物理学家邓先率领科学小组成功发明的新的传讯技术————星际量子通信————这时一向跨时代的重要技术革命,踏解决了星际通讯问题,为人类的宇宙之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种技术就是先把信号转化为物理上的某些量子,让后通过仪器让微粒子集体跃迁到指定地点,再由当地的仪器进行接收和转换回信号。30光年的传输过程只需要花费不到1秒钟的时间,可以说几乎没有延时。另外,信号还可以进行加密。可以把信号与转化为对应的量子,然后按特定的方式进行打乱重组或是增加无用的干扰等等方式,接收之后再还原即可。若是不知道密钥,则很难破译还原成功。
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在飞船上不能使用,因为会干扰飞船仪器,飞行的话可能导致迷航,停止的时候也可能对飞船的智能系统照成影响。所以只能在基地里使用。
现在基地建设完成了,仪器也通过了调试。
在基地的通讯室里,十五个人都紧紧的盯着屏幕。音响系统传出地球的声音:“喂,能听见吗?”屏幕在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