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3/4 页)
始进攻领地主城安嘉,为了让墨脱安心,宋阳只带了几个心腹进入城中,开始安心等待,其间宋阳还顺手把墨脱一个重病多日的儿子给治好了……直到今日。
算算时间,大燕对南理开战的消息,应该就是这个时候传到远征在外的南火。
于情于理,南火都要立刻赶回去救裹,所以宋阳‘撤兵’了,看上去再顺理成章不过。墨脱则依照事先约定,给柴措答塔传书,说南火忽然撤兵匆匆回国。
所有人都以为这支军队走了,可实际上南火只是偃旗息鼓,继续留在了墨脱的领地中,开始静静蛰伏……至此,南火变成了一支已经返回南理、不应存在于高原、不可能会再出现于吐蕃、更不可能从吐蕃杀入燕境的南理军队。
这比着宋阳事先预想的效果还要更好,因为墨脱和仁勒的帮忙,南火成功的‘消失’了。
如果常廷卫还在,仍是大燕监国重器的话,宋阳这小小的障眼法是瞒不过去的。撤军是什么?是一支军队匆匆赶路,从墨脱领地一路狂奔、跑回到南理境内。谢胖子布置在高原各处的暗桩会发现,本应出现在撤军路途上的南火却并未现身,由此便可断定,这支队伍没走,仍藏在墨脱领地内。
可惜,现在的武夷卫比起当年的常廷卫差得远了,诸葛小玉的须子连国内都没完全覆盖,更无力拓展到高原,吐蕃国内发生的事情诸葛小玉无力打探,更没法子去调查。
一直以来,燕国在吐蕃的耳目都是乌达,可是现在乌达被内斗搞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南火回去救国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此南火成功地‘消失’了。
分派给镇西王一支人马押运物资、加之后来战事损失,现在南火的可战之兵尚余六万五千,一路征战辛苦,又逢严寒之际,大军就此停歇好好修整。
不论后面还有什么打算,就眼下而言、对不明真相的吐蕃人来说,南火总算是熄灭了,可来自北方的‘圣火’却恰恰相反,呼号寒风遮不住回鹘勇士的锵锵号角,连绵暴雪挡不住大漠铁蹄的前进步伐,回鹘大军在一度减缓攻势之后,忽然又变得激进起来,全不顾严寒阻挡,从北方高原一路高歌猛进,刀锋直指吐蕃都城,仁喀树川。
……
有关吐蕃的战报,时时刻刻都会传到景泰手中,燕皇宫御书房的灯火常常彻夜不息,眼看着一统天下的时机渐渐显露,皇帝分外勤勉。
南火撤军的消息景泰看过一眼就丢到了一旁,这支队伍他不怎么关心,他们回去也救不了南理,逃不脱灭亡下场,但回鹘人突然全力进攻的消息,让景泰着实感兴趣……
“注意休息,最近总这么熬夜,每个月要三次女人得改一改了,只能要一次。”后宫密室中,国师把一杯药茶放到儿子身前,自己坐到对面。
“女人没意思,不过一个月一次还是有点少。”景泰笑着应了一句,随即转回正题:“我已经传旨西关,让周景备战,他们杀上高原的日子就快到了。”
周景是燕国大将,将来在高原的战事就由此人主掌。
国师目光带笑,望着景泰,暂时没说什么,只是做了个手势示意儿子继续讲下去。
“回鹘人前阵子放缓了攻势,看得出,他们也在防备着我们会出兵拦腰截击。”景泰的语气平稳:“回鹘人也不是傻子,对我们有所防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直到入冬之后,回鹘人的攻势再度猛烈起来,且又从国内调来重兵增援,大军一路掩杀,摧城拔寨势不可挡,直奔仁喀而去。”
“我们燕人不适严寒,所以回鹘可汗选在冬天发动猛攻,但冬天也不过几个月,迟早会过去,所以回鹘儿不计伤亡只求猛进…不难猜的,他们的是想在开春前结束高原战事,至少要打下仁喀树川。这是一重好算计,拼天时,我们的确吃亏。沙漠那个地方我听说过,冬天不下雪,但寒冷之处比起高原也毫不逊色。论抗寒,回鹘人比我们强。按照现在回鹘进兵的速度,短则一个月,长则五十天,他们就要打到仁喀城下了。”
到这里,景泰收声了,剩下的事情不用再说了,国师完全能够明了……接下来的事情,根本就是国师安排的:一在兵道、另在仁喀卫戍。
兵道是为燕军准备的。
按照常理,燕军进入高原,最先和他们发生冲突的不会是回鹘人,而是大军沿途的藩主武装,在冬天里燕军一路打一路走,等他们赶到仁喀时怕是清明都过了。不过国师早有准备,在博结死前,为了这条兵道他就研究了不知道多久。待博结死后,由乌达主持着,把高原东部的藩主领地范围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