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页)
必已悟非相,人我两忘。若如是离一切诸相,其心空灭,即造到觉地,与诸佛并驾齐驱,就得名之谓佛。”
世尊告须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后果有人,得闻般若之妙法,不惊(无疑心)、不怖(无惧心)、不畏(无退心),当知这种人,是很少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以诸经皆从此出,此智慧可从烦恼的此岸到真善美慧的彼岸!但是若有彼岸之可执著,也不过假名第一波罗蜜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啊!凡辱境之来,能恬然处之,不因怒恨乱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虚,即到觉地,这即是忍辱波罗蜜,是持名忍辱波罗蜜而已!说到这个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时候,可以说辱到极点矣!”
“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否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怎么能说得忍呢?我又想起了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时,曾修忍辱之行。在这个前世,就无四相之果,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诚非一朝一夕之故。”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本段的意义在于:佛曰:“须菩提啊!若有善男信女,于一日之间,以三次早、午、晚间都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照这个样子,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时,皆如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若复有人,能以心无违逆,笃信此经,则其福胜彼舍身之福多多矣!何况手书口诵,为人解说经的意义,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之多,又岂可较量呢?”
佛又曰:“须菩提啊!简要言之,是经有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无边际的功德也。如来我,说此经怎么有无边际的功德呢?是因为金刚般若,是我们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如来我,为启发大乘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人,说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则这种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较量、不可思议、不可以边际求之的。而这种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来我知得见得。这种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个缘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的心。自心且不能净,哪里还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呢?”
佛又曰:“须菩提啊!大乘人,在在处处,说此经典,能使听者,心开意解,善气感通,则天龙八部神人俱来供养,护卫法身,普现华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宝塔,能使远近敬仰顶礼,散布宝花妙香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所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的原文是:【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其意义为:佛曰:“须菩提啊!每有善男信女,并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得不到人天的恭敬,却被别人轻贱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他在前世有大罪业。既有罪业,则将来世,应该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苦无穷,今以持经功德减其罪业,因为被人轻贱,就可以抵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