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页)
子的感觉。
六月,刘黑闼又引突厥一万多骑兵入抄河北。颉利可汗则亲自率领五万骑兵南侵,直达汾州。又遣几千骑兵西入灵、原等州。李渊派李建成从豳州道出兵,李世民从蒲州道出兵共同讨伐。当时颉利攻围并州,又分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余口,听说李世民带兵至蒲州,想着自己也抢掠的差不多了,李世民的兵力又足,又是以逸待劳,再战恐怕会吃亏,于是率兵出塞回突厥。
八月初六,颉利可汗率兵侵廉州(今内蒙古境内),精兵数十万,漫山遍野,绵延数百里,像是一大片蝗虫飞向绿色的田野,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像受到了蝗灾。唐派遣左武卫将军段德操、云州总管李子和带兵抵抗。李子和本姓郭,因讨伐刘黑闼有功,赐姓李。初七,颉利的十五万骑兵进入雁门。初十,侵犯并州。另外又派兵侵犯原州。李渊又命太子李建成从豳州道,秦王李世民从泰州道出兵抵御突厥,李子和急速赶赴云中,突然袭击颉利可汗,段德操赶赴夏州,阻截突厥的退路。
十二日,李渊在朝堂上环视群臣说:“突厥入侵,但又来求和,和与战哪个更有利?”
太常卿郑元寿说:“交战会加深仇怨,不如讲和有利。”
中书令封德彝出列说:“突厥仗着兵力众多,轻视我们中原的大唐王朝,如果不战而和,是向他们显示软弱,明年还会重来。以臣的愚见不如打击他们,取胜以后再讲和,这样就恩威并重了!”皇上听了很满意。
二十七日,突厥侵犯廉州,二十九日,攻陷大震关。李渊派郑元寿去见颉利可汗。当时,突厥几十万精骑兵,漫延着从介休到晋州几百里之间的山谷,来势十分凶猛。郑元寿冒生命危险,单枪匹马穿越突厥兵阵营,远远地看到突厥士兵热情的喊道:“我是你们可汗的老朋友,今天特来看他,与他叙旧。”那些举着兵器提防的对着他的突厥士兵,中间也有不少认识他的,觉得他孤身一人也起不了什么威胁,就去禀报可汗,放他进去了。
到驻地见颉利可汗,郑元寿责备他背叛盟约说:“我们定好的合约,纸上的墨迹尚未干透,可汗就背信弃义,又来侵扰我大唐边界。我早就听说突厥人重信义,可今天可汗的所为,令人费解。不知可汗心目中的信义是什么?”
颉利可汗听了这话脸露惭愧之色,沉默不语。郑元寿趁机劝道:“唐和突厥风俗不同,突厥就是得到唐的领土,也不能长久的居住。如今俘虏与抢夺的财物,都给了突厥百姓,可汗您得到了什么?不如回军,重新和亲,可以免除了跋涉的辛劳,坐享金银财物,并且都进了可汗您的仓库,比起这冒着生命的危险,抛弃了两国之间多年兄弟般的交情,给子孙后代结下无穷的仇怨,哪一个更好呢?”
颉利可汗出兵也是因为听了义成公主的话凭着一腔热血,现在唐臣一提盟约的事心里就有愧;再听他的分析,觉得甚是有理,在南侵中也获了不少利,再说像他这样说也给足了突厥面子,何况这场仗他也没打算再打下去,照以往的做法也该收兵了,真的要想和李唐一争中原的天下,目前他颉利可汗还没有这个野心;而唐朝方面李世民这回又出兵了,他的威名如今已是震满华夏,此外他与突厥一些上层贵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要他以出兵,突厥总是很快就不战而退。(也正是如此,已经引起了李渊的怀疑,在三个儿子中对李世民的猜忌是最多的。)思索片刻,重新和唐结盟带兵撤回突厥。
突厥退兵后,得到消息的李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狠狠地褒奖了郑元寿一番,把他和汉代的苏武相提并论,现在他可以全力以赴对付中原残存的割据势力。在以后的两年中,李唐又平定了刘黑闼等小集团,全国渐渐的走向统一。然而突厥没有想李渊希望的那样安分,依然和往常一样时时入侵大唐边界,造成或大或小的麻烦。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八月一日,突厥颉利联合他的侄子(始毕可汗的儿子)东突厥小可汗突利率领的大军开始猛攻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并很快就逼近长安。与此同时,为了多方牵制唐军,突厥又派出偏师分别攻击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并州和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其附庸国吐谷浑也出兵入寇鄯州(今青海乐都县)。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六节 世民退兵
第六节 世民退兵
八月九日,长安宣布戒严。大唐上下惶恐不安,有朝臣在朝堂上对皇上说:“突厥之所以屡次入侵,是因为我们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长安的缘故。如果烧掉长安城,迁都别处,则胡人的入侵自然平息下来。”
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