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发展潮流,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代精神,一种救国救民、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一种“不为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革命精神,融化在热血沸腾的身躯之中。
笔者为何要涉及那么久远的年代?这是因为不了解陈赓的历史,就无法了解哈军工的历史,不了解“黄埔精神”,也无法深刻理解“哈军工精神”,这两所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校,因为有了陈赓,自然产生了一种亲切的历史情结。
对于任何在教育史上称得上“名校”的大学来说,其成功之路无不有赖于一位或几位可以铸就“校魂”的大师级历史人物。试想,如果历史不把一代宗师、民主斗士、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推上北京大学校长的位置上,北京大学的百年辉煌和中国第一名校的荣誉恐怕又当别论了。所以,今天的北大人尊崇蔡元培先生为“北大之父”。同样的道理,当笔者认真探究哈军工的岁月钩沉,求索她何以成为中国一代名校的原因,自然要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走近“哈军工之父”陈赓大将,感悟他的人生脉搏,因为是他创建了哈军工,是他铸就了“哈军工之魂”。
公元1903年2月27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二月初一,陈赓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二都柳树铺(现称羊吉安村)。6岁时,陈赓入私塾启蒙读书,爷爷陈翼琼给孙子取了个学名叫庶康,字传瑾。陈赓的爷爷出身贫寒,后奋而投奔湘军,骁勇善战,擢升花翎副将(相当于师长),御封“武显将军”,1885年,爷爷防倭后遂解甲归田。老爷子侠肝义胆,热心公益慈善诸事,对孙子的影响很大,陈赓自幼就立下效命沙场、建功立业的大志向。1916年底,父亲把13岁的陈赓从东山高等小学堂叫回家,要请家教并亲自管束,同时又逼他和一个比他自己大两岁的富家女子成亲,性格倔强又受到新思想影响的陈赓不接受这种命运安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投湘军当了兵,此时,他才改名为陈赓。四年的湘军生活,在军阀混战中陈赓受尽磨难,一身疥疮,病倒军旅,追随他投军的三弟也不幸病故,陈赓对湘军彻底绝望了。
1921年,陈赓脱离行伍,来到长沙,在“五四”思潮激励下的陈赓满怀献身革命的激情,他认识了毛泽东并进入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他的思想产生了飞跃。1922年,陈赓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这位旧时代的叛逆者成为自觉的革命者。后来,他在创办哈军工时曾向主要助手张衍说过自己的入党问题:“我的党龄本应该是与党同龄,1921年我就在湖南党的小组工作,提出入党请求,可当时党的负责人说,陈赓出身于地主家庭,是个大少爷,应该多考验一个时期再说。就这样,1922年才批准我入党。”
1923年底,党选派陈赓南下广州,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3月,对旧式的陆军讲武学校颇为失望的陈赓,投考筹办中的黄埔军校,被录取为第一期第三队学员。学习了7个月,陈赓以优异成绩毕业,被留校工作,历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候补干事,第二期入伍生队连长,第三期步兵科副队长,第四期步兵科一团七连连长等职。在黄埔军校期间,陈赓十分敬佩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而周恩来也非常喜欢品学兼优、胆识过人的陈赓。陈赓一生都师从周恩来,与周恩来保持着师生加兄弟的深厚情谊。
txt小说上传分享
1 东征救蒋 青年陈赓黄埔扬威名(2)
1925年的广州,战云密布,广东革命政府处于危急之中。为了击败军阀陈炯明的叛乱,黄埔军校学生军两次东征,其间又回师广州,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在激烈的战斗中,年轻的陈赓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天才和深入虎穴、孤胆英雄的大智大勇。
1月,黄埔军校学生军作为东征军的右翼,攻淡水,战棉湖,克五华,锐不可当。当东征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重病不起的孙中山先生高兴得热泪盈眶。22岁的陈赓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在带兵的连级干部中初露锋芒,给黄埔军校校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和苏俄顾问加伦将军等高层领导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月,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叛乱,东征军紧急回师,###杨刘。两军对垒之际,派谁去侦察敌情?在火线上指挥作战的周恩来主任想到了陈赓。陈赓洗净满脸的油泥,换上整洁的学生装,告别周恩来,划小船潜入广州市区。
叛军控制下的广州乌烟瘴气,陈赓小心地穿街走巷,突然看到路边有捆叛军扔下的反苏###传单,他计上心来,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