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心中……”
九仙太极 (78)
方玉说得有理有据,多数好汉频频点头称是。一提着戒刀的武僧,咄咄逼人的问方玉:“就算《九仙太极》如你所说,那龙珠一事,你难脱干系!”
“此事更是错怪了方玉!”方玉淡淡一笑:“那龙珠本来就是方玉的,何来方玉盗珠之说?”
武僧向方玉逼近一步,冷眼盯着方玉:“不怕你会《九仙太极》,贫僧少林剑从不吃素!今日你把龙珠之事说得清楚,我这把刀也就听得明白;否则,我认得你是少侠,这刀却认你不得!”
江湖好汉们,被《九仙太极》与龙珠之事,点得心如火烧,人人都想据为己有。武僧的话,更是加剧了他们心里的*,纷纷围上前来,大有剑拔弩张之势。野狼、秦风、白狐还有李十三,迅速站在方玉身后,警惕的望着四周。
耿怀忠上前拦住武僧:“大师,在我聚义阁,不得胡来!”
金毛鼠窜到二人中间,恶狠狠对着耿怀忠:“你这聚义阁就是皇上的金殿,老子今日也闯定了!“金毛鼠一把掀向耿怀忠,野狼眼疾手快,出手挡开金毛鼠的胳膊,顺势捏住他的手:“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堂之上,何以用小人之举?”
金毛鼠出言不逊:“鸡鸣狗盗之人,也配说君子?”
野狼刚才受了金毛鼠打下吊灯的气,一听他口出狂言,顿时火起,用劲捏住他的手,金毛鼠痛得大声嚎叫。
方玉制止住野狼,让他松开手,金毛鼠颓然倒在地上。方玉把金毛鼠从地上扶起:“这位仁兄,盛气凌人时,气冲肺腑,会坏了武功……”他走到武僧面前:“方玉与凌云寺方丈慈青过从甚密,从他那儿受到许多教诲。方丈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己任,从不过问红尘中事。那《九仙太极》与龙珠,是凡尘中的俗事,大师己跳出三戒外,不在五行中,何必为此等事情烦恼!即使得理还需饶人,何苦紧紧相逼?”
武僧一时口哑,茫然的看着方玉。
“既然大家关心龙珠一事,就由方玉从头说来……方玉九岁时,随冷将军在峨眉山中练功。一日,天刚放晴,从云中飞出一支秃鹰,直扑山下的大江,从江中抓起一条巨蟒。那秃鹰从方玉身边飞过时,蟒蛇眼里向方玉露出求助之情。方玉不忍,用石头击中秃鹰,巨蟒落到方玉面前。方玉将巨蟒放入山洞前的水池里,为它清洗伤口……数日后,蟒蛇伤愈,我将它放回大江,它临走时给我留下一颗红珠。当时,方玉没有在意,不知道这颗红珠就是后来在世间搅起风浪的龙珠!方玉师满下山时,恰逢老君铜像铸成,我看老君眉宇间灰暗,就把这颗红珠嵌入老君头像,敬奉给了老祖。此事,观中的道士可以给方玉作证。方玉不会出尔反尔,去盗回己送出的东西……”
众人听到此,皆哑口无言。
一露出手臂的黄教喇嘛,把禅杖往地上一顿:“那你潜往大漠,勾结也先之事,作何解释?”
聚义阁大厅里蓦然响起一声银铃般的声音:“很好解释!”
众人回头一看,聚义阁大门处,站着一个绝*子,她轻易莲步,款款向大厅中走来。好汉们闪开一条道,蕊娘如入无人之境,信步走到方玉身边。
“公子如此光明磊落、冰清玉洁,还遭此不白之冤,蕊娘疑惑人间还有公平二字否?名震江湖的英雄好汉,听信心怀鬼胎之人的信口雌黄,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蕊娘不知武林从此还有公允乎?公子当初误认耿庄主等兄弟四人是杀害道长的凶手,从嘉州追到丰都鬼城,才在江边醉仙楼上弄清事实真象,与耿怀忠四人冰释前嫌,应邀来到湖州。在此之前,公子与也先之妹嫣奴在凌云寺相会,两人一见钟情。也先以其妹为诱饵,将公子骗至大漠。也先以高官厚禄为理、让其妹与公子完婚为由,要公子留在大漠助他完成大业。公子不允,竟遭也先锁在铜笼之中。是嫣奴,救出公子,同公子一起逃往中原……”
蕊娘说到此,动了情,她想起边境上那动人的一幕,晶莹的双眼中泛出泪花:“问世间情为何物……在座之人,谁能回答?小女子亲眼目睹了那令人肝肠寸断的一幕……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公子舍真情是为了顾大义,如此高风亮节,竟然遭人非议,岂非老天无眼,世人无心,大地无情?!”
蕊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人们瞬间噤若寒蝉,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刚才听耿庄主说,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是武林公推出来过问此事的英雄。蕊娘不禁要问,公子所做之事,尔等能做到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