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
赵盾也跟着否定道:“本帅也觉得两全不起来,要打,只能是七国一道打,否则,就都不打。”
就在众将吵吵嚷嚷没有定论的时候,赵盾的同父异母弟弟赵婴突然掀开门帘走进来。
赵盾惊讶地问:“四弟,你怎么来了?”
赵婴拱手禀告道:“元帅,下官受贾太师差遣,特来献书……”说完,双手托着一封书信,交给赵盾。
赵盾狐疑地打开书信,默然读道:“上启中军大人钧鉴:贾某不才,有负中军重托,内不能安社稷,外不能定军心,致使主公不君,郑人得志,三军空劳鞍马,其罪不知其几矣!现今朝政日非,主公恣意妄为一日甚于一日,群臣百姓皆心有怨言而不敢言,若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若内乱不靖,外患将永无宁日。望中军接书之日,即刻休兵罢战,倍道归国,以匡扶大晋基业……”
赵盾看完书信,一拳重重地砸在几案上。
诸将不禁吓了一跳,一个个紧张地注视着赵盾。
赵盾将书信递给荀林父。
荀林父看完后,一言不发地传给郤缺。
郤缺又传给先縠。
先縠又传给栾盾。
一方素帛,就这样在众将之间无声地传递着,气氛沉重得好像随时要爆发一样。
弑君记(11)
撤兵回国的消息,像风一样在将士们中间传开了。
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战争,没想到以这种令人沮丧的方式结束了。
赵盾将撤兵的消息知会六国没多久,六国行军主将便相约来到晋军主将帐营,恳请赵盾撤回成命,停止撤军。
赵盾长拜不起,满面羞惭地伏地赔罪道:“寡君行事失据,空劳六国鞍马劳顿,赵某唯有伏地请罪,以求诸位上国原宥!”
蔡国国君蔡文侯姬申宽言解慰道:“晋国纵然有错,错也不在元帅,元帅不必代人受过。”
“话虽如此说,但赵某身为大晋三军统帅,终究难辞其咎。”
卫国行军主将孔达直言说道:“元帅与其代人受过,还不如代人改过。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元帅只要按照原定方针办,楚人就不敢踏入中原一步,郑国就不敢朝秦暮楚,首鼠两端,大晋的霸业就不会受到影响。”
孔达话音甫落,齐国行军主将高固便随声附和:“是啊,只要我们按照原定方针办,中原霸业就不会受到影响。”
宋国行军主将华元接着说:“我等鸣钟击鼓,劳师动众以从于将军,实为*背信弃义之郑国。今晋侯但凭郑人三寸之舌,便许以讲和,是戏弄诸侯而助长小人得志也!”
“算上这次,陈国已经是第三次被戏弄了!” 陈国行军主将孔宁不满地抱怨道。
孔达也不满地抱怨道:“卫国也是第三次被戏弄了!”
“许国虽然是弹丸小国,但也不想屡次受人戏弄。” 许国国君许昭公姜锡我性情虽然较为温和,语气中却也带上了明显的怨气。
华元:“凡事可一而再,不可再而三,此次出兵如果半途而废,晋国的霸业恐怕得让位于化外蛮邦了。”
高固:“只要元帅心怀战志,我等愿意血洒疆场,以供元帅驱使!”
孔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是战是和,但等元帅一句话!”
赵盾脸现难色,沉吟不语。
华元起身,面向赵盾拱手为礼:“华某恳请元帅以大局为重,宋国愿以元帅马首是瞻,共同捍卫中原霸业!”
蔡侯、许昭公、高固、孔达和孔宁同时起身:“我等也愿以元帅马首是瞻,共同捍卫中原霸业!”
赵盾含泪再拜道:“此次撤兵,非为赵某有意拂逆诸位美意,实出于逼不得已的原因。敝国多难,君臣离心,前有曲沃并晋之前鉴,后有骊姬之乱之教训,当今主上,又是年弱之主,不但顽劣任性,行事又乖于常理,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前车之辙。赵某身为大晋执政大臣,内室不靖而攘兵于外,是舍本而逐末也!赵某有负众望,其痛如锥心刺骨,此次回国,赵某就是拼却一死,也不会让今日之事再次重演!”
※ ※ ※ ※ ※ ※ ※ ※ ※ ※
主将帐营外,众多将领聚集在一起,默默地等待着里面的消息。
蔡文侯、许昭公、孔宁气冲冲地走出主将帐营,一言不发地登上马车,扬鞭绝尘而去。
随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