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海市市长吴国桢和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四人联名给国民党行政院的报告中说:“民国三十五年商请全国水力发电总处,专设钱塘江水利测勘处,从事长期测勘,费年余时间,已初步测定水力发电地点六处。”中国共产党接收后,如何开发新安江被推上了浙江甚至长江三角洲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谭震林从杭州解放,他成为浙江省党政军最高统帅那天起,就关注新安江的开发。1953年,谭震林当任*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后,更是把开发新安江摆上了重要位置。同年12月,谭震林把浙江省委、上海市委分管经济建设的领导和国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总局局长请到上海,商议开发新安江一事。大家一致同意,在浙江省钱塘江水力发电勘察处的基础上,成立华东水利工程局。一年之后,*中央华东局决定将华东水力发电工程局更名为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同时,让徐洽时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担起总工程师的重任。党政领导由王醒担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全力以赴投入了新安江开发工程的勘测和设计。他们和燃料工业部一起论证了一级开发和分级开发的可能性和合理性。1955年5月初,他们向*中央华东局提出了三个开发方案:
一级开发:
罗桐埠建坝105米,总装机容量万千瓦,淹没耕地31万多亩,迁移人口万人。
二级开发(甲):
下游一级在罗桐埠建坝,坝高降至36米。装机容量8万千瓦,迁移人口万人,淹没耕地3万亩;上游黄江潭建坝坝高降至55米,装机容量14万千瓦,迁移人口万人,淹没耕地万多亩。
二级开发(乙):
下游一级仍在罗桐埠建坝,坝高、装机容量、迁移人口和地亩数和二级开发(甲)保持一致。上游一级在云头建坝,坝高73米,装机容量16万千瓦,迁移人口万人,淹没耕地万亩。
三级开发方案因邵村建坝投资较大,发电量所增不多,暂拟不作深入研究。
二级开发(甲、乙)遂安县全部不淹。
当时担任*财经委员会主任的李先念在签发的《新安江开发意见》中指出:“各种开发方案中,如在罗桐埠建坝36米或105米,淹没范围在浙江境内或95%以上在浙江境内。如在云头建坝,淹没将由浙江及安徽分别负担,浙江要占40%,以上意见请华东局考虑。”
身为华东局第三书记的谭震林拿到中财委的这份沉甸甸的“意见”,颇费思量。
二级开发(甲)和二级开发(乙)迁移人口虽然都不到10万,但是装机容量也就是20多万千瓦。实施一级开发,66万多千瓦的电力通过电网覆盖半径300公里的长江三角洲,巨大的电流冲向沪宁杭工业地区和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的城市、农村,会给多少人带来光明!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水库要淹没两座县城,浙江49个乡镇和安徽6个乡镇将沉入湖底。受淹耕地33万余亩,受淹房屋26万余间,将有23万多人离开故土,迁移他乡,经受重建家园的艰辛。 。 想看书来
2.谭震林拍板(2)
上海、浙江、江苏三个省市当时装机容量不足80万千瓦,一年的发电量也只有15亿千瓦时左右,而浙江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谭震林深深感到,江浙沪电力太缺乏了,工业起步的动力严重不足。新安江水电站上马迫在眉睫,它的装机容量将相当于当时14个浙江省的发电容量。
但摆在谭震林面前的是艰难的选择:新安江二级开发损失是少了,但发电装机容量只约为一级开发的三分之一,远远满足不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农业和居民需求。而一级开发,将影响23万多新安江人的正常生活,他们刚从旧社会过来,生活刚出现新的起色,又要背井离乡地迁移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曾带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的指挥官束手了。
1954年5月24日,*中央华东局办公厅把浙江、安徽、江苏的主要负责人,金华、徽州、芜湖、盐城、淮阴地委和淳安、建德、遂安等有关县委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请到了上海和平饭店,谭震林亲自主持会议。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在会上把新安江流域规划的三个方案全盘托出。
刚主政浙江省党政军工作的江华,始终牢记毛泽东给他点的题,他的发言底气十足:“淳安是钱塘江流域的甲级县,不管实现哪种开发方案,对淳安,对遂安,对浙江都是一种损失。实行一级开发,淳安、遂安两县41万多人将有20多万人迁往他乡,移民占了两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淳安县将有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