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1/4 页)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沭阳之溃败,是韩世忠戎马生涯中败得最惨的一次。
韩世忠不但没有抵挡,牵制住完颜粘罕,还给淮河一带留下了大量的溃兵;这些溃兵大多变成了流寇,贻害当地的百姓。
这次韩世忠表现得如此懦弱无力,与他后来在与金兵对抗时的那种英勇不屈,寸土不让的态度相比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也变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悬案。
事实上,历史学家们没有把当时的环境背景给弄清楚。
因为杜充崩决黄河大坝,黄河大水泛滥,夺取淮河的出海口泄洪,而当时韩世忠把守的沭阳就在淮河的岸边,也就是灾情最严重的黄泛区内。
也就是说,韩世忠的部队其实是被洪水给冲溃,并不是不战而逃。
这个时候,远在在扬州的小朝廷并不知道韩世忠的部队已经溃散。
而御史中丞张徵,还在以边事未宁为题目,向朝中的大臣们请教如何对抗金兵,御敌保土的计策。
就着这个议题,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上了一道奏章:“自从去年冬天起,金兵连破澶濮诸州,现在又挥师山东两淮等地,虽然陛下已经派出韩世忠范琼领兵抵挡,但恐怕两将抵挡金兵不住!为今之计,先要弄清楚前线的状况目前有两个对策:一是守淮二是渡江。
如果采用守淮之策,则应屯驻重兵于楚州泗州和淮阴三处,以防金兵突然深入。但需要担忧的是,如果我军怯站,望风溃散,那么敌军有可能斩木系筏,渡淮南下;或者先以精锐骑兵截断我渡江之路不得不防如果采用渡江之策,则应屯重兵于升州润州,使敌军一时难以追击。但如此一来,会离开中原地区越来越远,极易动摇民心;现在在扬州的士兵大多是西北人,他们不愿南下,如果强迫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意外之事;再者,即便渡江,扬州也还是要留下部分的兵力,则保护陛下的兵力势必减少”
说实在话,当在《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读到上述文字的时候,差点连小伙伴都被惊呆住了:这个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把问题分析得如此透彻,他到底是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宋朝的?
这个例子证明了,宋朝不是没有能人,而是有能人但不受重用。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耳郎大大错花心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独孤飒霜大大的章节赠送。
第二百四十一章:自吃其果(上)
在御史中丞张徵主持的这场以边事未宁为题目的国事会议之中,发言的除了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外,还有吏部尚书吕颐浩户部尚书叶梦得等等。
这些奏章,从各个方面讲述了如何陈兵御敌,保家卫国。
从官衔的名字上看,这些人都是掌握实权的中层干部,他们还是掌握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对于他们的宝贵意见,朝廷高层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先是礼部尚书王綯,闻金兵且南至,率从官数人同对,帝命至都常议。黄潜善汪伯彦笑曰:“诸公所言,三尺童子皆能及之!”
好一句“三尺童子皆能及之!”
也就是说:朝廷的高层把这些宝贵的意见当成是三岁童孩的胡言乱语。
那这些宝贵的意见最后何去何从呢?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得清清楚楚:时群臣奉诏论边事者,黄潜善等请皆送御史台抄节申尚书省。
想不到,这些意见最后被送到御史台,然后抄写一份送到尚书省去,保留在档案库里,等待后人研究历史时查阅。
黄潜善汪伯彦这两位执政宰相和枢密使大人为什么如此胆大包天,做出这种荒废国事祸国殃民的行为?
凡事都有它所发生的原因,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人不是白痴,如此荒谬绝伦的行径背后。当然也有它的原因所在。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庚子。诏:“有警而见任官辄搬家者。徒二年;因而摇动人心者,流二千里。”由是士大夫皆不敢轻动。
这句话出现得非常突兀,与上下文全无关联,而且这是由高宗小皇帝所亲自颁布的一张圣旨。
从这句话里面可以得知,其实金兵逼近扬州的消息已经是在满天飞散,变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有官员要擅自把家庭搬迁,离开扬州。所以高宗皇帝才颁布圣意,不准官员搬家,免得摇动人心。
也就是说,高宗皇帝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