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白发,却还要沦为阶下之囚,可叹可惜。如果你早听我劝说,协助蔡太师,何至于今天这个结局?”
宗泽哈哈大笑,答道:“男子汉大丈夫,做事顶天立地。只要忠于朝廷,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何事不可为。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恨宋室大好河山,断送在你们一帮阉党手中。上天不佑我汉人啊!”
宗泽一番说话,义正辞严,把李彦说得不知如何应对。
李彦不再与宗泽作口舌之争。于是请出圣旨,等宗泽下跪,三呼万岁后径直宣读:“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莫不臣服。近为尔开封府留守司宗泽等,罔顾圣恩,擅冒圣物,意图不轨。今差大内总管李彦前来缉捕,交由大理寺审查,以究因由。故兹昭示,想宜知悉。
宣和六年立冬十月初五日诏示”
宗泽谢恩毕,站立起身,任由随行太监摘除其官服。
见宗泽顺服,李彦也不好为难于他,还免其枷锁,让宗泽坐桥子,送到大理寺收押。
……
靖康年间,金兵围城,宋钦宗方才醒悟,处死“六贼”。
“六贼”当中,五人不得好死,被百姓予以各种手段折磨,痛苦不堪;唯有李彦因为今天一点善心,后被宗泽维护,得以死个痛快。这是后话。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此乃是天理昭昭,谁都躲避不过。
-------------------------------
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墨海浮沉大大清泉2013大大天利新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调理陈豆请假还能得到打赏和支持,惶恐和感激中-------------------------------
第九十二章:王善伐宋
东京汴梁城内,太师蔡京以雷霆万钧之势,顷刻间便灭掉了忠义群英的又一次反击。
携持着大胜之威,“六贼”党徒自然是要乘胜追击,实施株连之术,把正派众人,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当年以司马光和苏东坡为首的忠臣义士有两百多人,可谓是人多势众,但最终还是惨败在“六贼”手下,原因就是心慈手软书生意气。这又怎么能匹敌心狠手辣的“六贼”?
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朝中的正义之士恢复了一些元气,再加上先太祖遗留的圣物,本以为成功在望,但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一时之间,开封府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仿佛又回到了徽宗崇宁元年,朝廷肆意镇压和搜捕元佑党人的时代。
京城里风云突变,消息也传到了几百里外的太行山桃花谷内。
金刀王善正在与众位头领齐集聚义厅,共同商议大事。
听到探子带回来的消息,王善真的是乐不可支。要攻打开封府,桃花谷最怵的就是老元帅宗泽和他的本部子弟兵。
在王善眼里,宗泽和他的几百义乌子弟兵都是疯子,打仗不要命,蛮不讲理。最令王善害怕的还是宗泽的那把神臂大弓,能射三四百步远,准头极高,在大军之中专挑对方将领发射。如今宗泽被收监,让王善如何不开怀。
困了有人送枕头,饿了有人送馒头,天底下最舒心的事情,莫过如此。
金刀王善眼睛横扫了一遍聚义厅上的诸位头领,见所有人都是全神贯注,毕恭毕敬地看着自己,非常得意。心中盘算道:“我桃花谷的头领虽然不如水泊梁山般人多势众,但麾下的马保何六何仁等多位头领都是一方豪杰,江湖上赫赫有名;左右军师邓武田奇足智多谋,不逊色于当年梁山的智多星吴用和神机军师朱武;再加上自己手上的一把青龙偃月金背大刀,十几年来纵横大行山各个州郡,从无敌手,莫非自己真的有做皇帝的命格?”
“古人说得好,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只教徽宗那个糊涂皇帝搬将出去,把东京汴梁城让於我,便罢了……”
王善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自己身边的金国特使无名斯为特一声咳嗽,马上回过神来,对着众位头领说道:“宋室奸臣当道,将士百姓离心离德,如今连宗泽也被投入监牢,朝中缺兵少将,别无能人。大哥我意欲趁此时兴兵入汴,夺取宋室江山,各位兄弟也都一起成就一番功业,大家以为如何?”
王善处处以及时雨宋江为目标,并要超越之,与众头领也是兄弟相称。
当下右军师田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