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4 页)
岳飞继续对皇帝说不。
岳飞视封赏为耻辱,继续上奏力辞道:“事关国政。不容不陈,初非立异于众人,实欲尽忠于王室。欲望速行追寝,示四夷以不可测之意。万一臣冒昧而受,将来虏寇叛盟,则似伤朝廷之体。”
万一臣冒昧而受,将来虏寇叛盟,则似有伤朝廷体面。
这个岳飞。太不识抬举了!
虽然岳飞做出了激烈的抗争,但是对于一个既定的政策,高宗皇帝和秦桧又岂会轻易做出改动。
又过了六天,朝廷如期把京湖宣抚使岳飞的官阶晋升为正一品的开封府仪同三司。从宋朝的官制而言,岳飞在官场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他的恩师宗泽,达到了种师道的那种殿堂级的层次。
同时交到岳飞手中的。除了朝廷颁发下来的用以确认晋升官阶的《制词》外,还有皇帝给岳飞的一道手诏。
高宗皇帝在诏书中狠狠地训斥了岳飞一顿,借助历史上曹操、诸葛亮和羊祜屯田足食的故事,要求岳飞要老老实实接受封赏,认认真真地去驻兵屯田种地,不要再多管闲事。
人家曹操在许下屯田。数年之中,所得积粟,仓廪皆满;诸葛亮在渭南分兵开垦,百姓安乐,军无私焉;羊祜就更不得了。他刚刚出任南夏的时候,军队不足百天口粮。可是到了第三年,就有了十年之积,江汉民心稍安……
你看看你,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靠的是多年的积累和深厚的财政支援,你就不能向他们学习学习?
对于高宗皇帝的诏书,岳飞的回答是:“臣庸德薄才,诚不敢妄论古人。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二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夫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农夫职尔。用屯田以足兵食,诚不为难。臣不揆,愿迟之岁月,敢以奉诏。要使忠信以进德,不为君子之弃,则臣将勉其所不逮焉。若夫鞭挞四夷,尊强中国,扶宗社于再安,辅明天子以享万世无疆之休,臣窃有区区之志,不知得伸欤否也!”
通过屯田使军粮充足,何难之有?不过现在我更愿意勉为其难地做些通过忠诚守信来增进道德的事。至于鞭挞四夷,增强国力,匡复社稷,辅佐天子,使百姓享有万世无疆的安乐等,我这些志向,真不知道是否能得以伸张啊?
另外,岳飞还提醒高宗皇帝道:“观亮素志,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以兴汉室,天不假以年,遽有渭南之恨。祜辅晋武,慨然有并吞之心,后平吴身不及见,二子有意于功名,而志弗克伸,惜哉!”
诸葛亮虽然是在屯军种田,但其平生志向,傲视天下,一心想中兴汉室,可惜天不假以年,才有渭南之恨;羊祜辅助晋武帝,有统一天下之志之心,后来吴国被平,他却未亲见,他的两个儿子有意继承父志,但终久未能完成,可惜啊!
这一轮岳飞和高宗皇帝的书信往来,一来一回有将近十几份之多。
如果是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业出发,怎么看都是岳飞有理;但实际上,从当时的那种社会文化和君臣伦理来说,岳飞的耿直不屈和直言不讳,就变成了对皇帝和朝廷的嚣张跋扈了。
山河残缺,朝廷受辱,遗民泪尽。身为十万雄兵的统帅,又怎能眼巴巴地弃中原而不顾?
在明知不可能得到皇帝支持的情况下,岳飞又一次向高宗提出辞职的请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
在现代社会的公司里,雇员向老板提出辞职抗争,是表示对于公司和老板的严重不满,是雇员所能够采取的最厉害的手段。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古代。
不得不说,岳飞对皇帝提出辞职申请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一而再再而三,几次三番的辞职要求,对于疑心甚重的皇帝,如何如何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有所不满就要撂挑子,你把皇帝放置在什么地方?
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复也是非常有意思:“顾安危注意,朕岂武备之可忘;惟终始一心。汝亦戎功之是念。益敦此义,勿复有云。所请宜不允”
你的责任就是保国卫土。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理,也不要问。
高宗皇帝的说话已经够清楚、够明白的了吧。
岳飞被迫升了官,接下来他又给朝廷发了一道奏章:“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上状奏:臣伏观正月十二日降到赦书,交割河南州县,内西京河南府系臣所管地分。自刘豫盗据以来,祖宗陵寝久失严奉,臣不胜臣子区区之情。欲乞晾带官兵,躬诣洒扫。谨録奏闻,伏候敕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