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狩猎射击等贵族运动。张大少在德国军校偶然碰到狙击手训练,觉的酷的不得了,于是立刻从炮兵学院跑到狙击手学校。当然,他在进入狙击手学校之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的,特别是射击方面。
唉,要是张老爷子知道这个败家子如此不学务正业,肯定会被活生生气死。
张雨轩在国内那时多么有优越感啊,但是,自从到了德国,他亲身体验了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公民的屈辱,无论什么人都敢嘲笑他,就连芬兰、比利时这等芝麻大国家的人也敢欺负他。这让他感到即愤怒又无奈。他深深明白了国家的道理,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啊!没有祖国的强大,任凭家庭再显赫再有钱,终究是被看不起的劣等民族,要被人唾弃的。
以前小日本侵略东三省的时候,张大少还觉的无所谓,打仗那是大兵的事,关老子什么事!祖国算什么?能当饭吃吗?能当钞票花吗?显然不能。他完全没有爱国这种概念,直到现在,在异国他乡,面对小日本的挑衅,他才感到国家的重要性和祖国的神圣感,他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祖国的荣誉。
学校简陋的木房子里,几十个学员正襟危坐,听着汉密尔顿上校讲解狙击手的相关知识。
室外寒风肆虐,而木屋内却温暖如春。壁炉里面堆满了木材,熊熊烈火烧的正旺。
汉密尔顿上校首先播放了一部关于狙击手训练、作战的黑白电影短片,学员们一个个看的津津有味,里面狙击手精彩的狙杀场面让学员们崇拜不已。
汉密尔顿上校收执教鞭在屏幕上讲解道:“狙击是“伺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狙击手原指从隐蔽工事射击的人,现在人们常常把经过特殊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狙击手早在17世纪初光学仪器发明的同时狙击手的发展即已经开始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义勇军的一位夏普少校以特别改造过的枪械与各种小技巧带领一队独立、高机动性的枪手以当时来看是不可思议的长距离(大约300…350米)精确狙击射杀了多名英军高级军官,多次以及小代价挽回一场战役的局势,而从此英文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单词——Sharp shooters(夏普的射手们),意指射击精确而又冷静沉着的射手。在英文中也指枪法或射击准确的人,而这两个词在今日则由Sniper这个词所取代,也就是“狙击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我们德国军队在狙击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光学工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基础。借助于98型毛瑟枪德军狙击手取得了血淋淋的收获。敌方的军官、观察员和士兵只要暴露在战壕外面几秒钟就会被击毙。相比之下协约国地反应却是很慢的:他们试验了各种光学材料、精密步枪、伪装服饰、取消和隐蔽了多种明显的标志以便重新取得对德军的优势。”
“狙击手不是杀人狂;没有人要求他们把一个连的敌军一个个点死。也没有人要求他们非要用一支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狙击步枪;从1000M开外撂倒一个敌人,狙击的本质是虚伪的欺骗以及真实的恐慌,而狙击战术的核心是用一支狙击步枪;消灭特定目标;目的是削减敌人的士气;使他们感到恐惧,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整个战局。狙击手在敌后执行特种作战包括敌后大纵深穿插,隐蔽侦查,袭扰,破坏,潜伏,狙杀敌高级指挥官,和狙击与反狙击等等;并在敌人的心理上造成十分惧怕狙击手。。在复杂的条件下对敌人进行有效打击……”
“请问,汉密尔顿上校,一个枪法好的士兵算不算狙击手呢?”一个学员站起身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一个合格的狙击手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优秀的射击技术只是所有狙击技巧中最后也是最基础的一点;纪律及细心才是最重要的元素。所以说一个枪法好的士兵充其量只能算个神射手,离狙击手还差的很远!”汉密尔顿上校回答道。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狙击手呢?”张雨轩也急忙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狙击手要掌握的东西很多,但最关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坚持不懈地练习射击技术,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静下心来选择目标,细心搜索可疑目标,不要盲目射击,多利用战壕进行掩蔽,多练习如何测定距离,成为一名伪装和利用地形的专家,10倍的伪装+1倍的射击技术=活着离开战场。”
“我们在这里能学到什么?”
“狙击手主要是学习射击,潜伏,伪装,目标判读,野外生存等技能,对你们这些狂热的年轻学员们来说,击中600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