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页)
倒了蒋冕,他这千年老三成了千年老二,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毛纪阴沉着脸,侧目看了杨廷和一眼,发觉杨廷和脸色无动于衷,一副作壁上观的姿态,心里就明白了杨廷和此时的想法,他眼睛一眯,却是已经打定主意,这件事不能善罢甘休,想来杨廷和把翰林们都叫来,有借此敲打徐谦,给徐谦一个教训的意思,那么自己索性就把这事闹大一些,直接给这胆大妄为的徐谦一记闷棍!
…………………………………………………………………………………
又是半夜码字,一早更新,求月票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徐编撰是‘好人’
须臾功夫,徐谦等人就已经到了。
毛纪虎目一撇,不经意的审视徐谦,露出几分不怀好意的意味。
杨廷和倒是平静,待三人行了礼,他莞尔一笑,道:“事情,老夫已经清楚了,徐谦,你有什么要说的。”
这就是老油条的本事,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隐含着多重意思,一方面是告诉徐谦,不要想抵赖,事情已经定了性,现在这边也不想纠缠在这对错上头。然后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徐谦,看他怎么为自己辩护,又或者说看他怎么自请处罚。
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现在多半要乖乖的认罪求饶了,杨廷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个司吏挨了打不算什么,徐谦毕竟是明日之星,是六首翰林,现在徐谦的前途是捏在自己手里,怎么处置是他说了算,他现在等的,就是徐谦从精神到**上的屈服。
徐谦微微一笑,道:“杨公既然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原由和经过,如何处置,自然是杨公定夺。”
本来只是给徐谦抛一个麻烦,谁知道徐谦硬生生完成了兵乓球,杨廷和将问题送给徐谦,徐谦一个反拍,又打了回去。
怎么处置,既然是你说了算,而且你也自称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那么就请杨公定夺好了。
本来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官场上很寻常的谦让手法,你给我点面子,我再回敬回去,大家相互抬轿子。可是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就有点让人犯迷糊了,给你一个自辩的机会你不要。你倒是好了,怎么。想做滚刀肉吗?把柄都在人家手里,不乖乖就范,反而跟掌握了你命运的人卯上了。
杨廷和素来为人所敬,还没有人在他面前如此放肆,顿时老脸拉了下来,显然已经有改变主意,有严惩的意思。
毛纪抓住了时机,冷冷一笑,道:“好大的口气。不过是新任翰林,如此嚣张跋扈,殴打司吏,私设刑堂,这是翰林应当做的事吗?杨公屡屡对人说,为官者不在学问,而在私德,若有德行,则必定是忠臣贤臣。像你这样放肆的人,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若是不严惩你,他日人人效仿你。这还了得?你铸下大错,非但不知悔改,现在还恬不知耻的让杨公处置。好嘛,那就严惩你。”他向杨廷和道:“杨公。这样的恶行,实在不多见。不妨让他去南京,教他好好思过。”
堂堂状元,是不可能是南京的,南京虽然是烟花之地,却也是官场坟墓,一旦打发去了那里,你就渐渐被人遗忘,表面上你还是吃俸禄的官,可是这一辈子,很难有出头之日了。
毛纪的心思很简单,这个姓徐的必须滚,不是从内阁滚回翰林,而是从京师赶去南京,彻底葬送了此人的前程,眼不见为净。
只是三言两语,徐谦便晓得了两个学士之间的打算,杨廷和还在举棋不定,倒不是怕了徐谦,而是徐谦的身份敏感,因此暂时只愿意敲打,甚至给个深刻教训。而毛纪不同,毛纪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直接将徐谦一脚踩死,而之所以如此不客气,想来那王司吏,必定和毛纪关系匪浅。
他笑了,随即道:“毛学士如此嫌恶下官,下官竟是不曾想到,不过现在杨公在这里,毛学士似乎有些喧宾夺主了。”
这话里话外带着讽刺,毛学士,你眼下连次辅都没当上呢,杨廷和就在这里,似乎还没轮到你多嘴。
要说毛纪比起徐谦来,不知高了多少个品级,在他眼里,徐谦连个蚂蚁都不如,可是蚂蚁居然也敢讽刺他,这就教他受不了了,毛纪的目中掠过一丝杀机,正要开口。却听杨廷和不悦道:“徐谦,你好大的胆子,毛学士是什么人,你也敢出言不逊?看来老夫确实是纵容了你,以至于你越来越放肆,你既铸下了大错,毛学士方才所言也有道理,从此以后……”
他正要直接给徐谦‘宣判’,这时候杨慎忙道:“大人,此时前因后果另有蹊跷,实在是王司吏胆大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