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页)
“这……大人明鉴……小人只是打开门做生意,并不认得人的好歹,他们是不是可疑,小人又如何知晓?”
“真不是你?”徐昌露出狐疑。
只是这一句带着狐疑的反问,却是让赵胜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连忙道:“小人只是本份的生意人,勾结乱党这等事,小人想都不敢想,大人,小人实在冤枉。”
徐昌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似乎在拿捏什么,而这一切自然看在赵胜的眼里,他突然意识到,对方未必是追究什么勾结乱党,而是……
他沉默了一下,道:“不过小人到了这衙门里,却发现衙门很是破旧,小人在想,大人们如此辛苦,又如此勤于王事,想不到竟蜗居于此办公,小人……小人恰好近几日有一些活钱,诸位大人若是看得起小人,小人愿意奉上。”
对于商贾来说,银子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通行的利器,此时若是再不拿点银子出来,谁能保证这些家伙往自己头上泼脏水?而勾结乱党的嫌疑一向很是严重,所谓宁可错杀,也绝不可能放过,银子以后还可以赚,可以脑袋没了也就万事休矣。
赵胜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接着直勾勾地看着徐昌,他看到徐昌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心知有了门,不由大喜,斟酌片刻,继续道:“小人有纹银千两,可以随时让家人送来。”
这时候,坐在徐昌下头的徐谦终于忍不住了,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想贿赂徐大人吗?真是胆大包天!”
赵胜吓了一跳,连道不敢,接着又道:“这只是小人的一点小小孝敬,完全是发自小人本心,断没有贿赂的意思,还请大人明鉴。”
徐谦苦笑道:“我们才不要你的钱,我们是亲军,亲军岂有收受贿赂的道理?你这般明目张胆,实在可恨。不过……”徐谦的笑容变得灿烂起来:“近来天子一直忧心各地水旱不断,只可惜国库紧张,内库也不充裕,你说你不是乱党,那么索性就捐纳一笔银子,其实也不必太多,给个三百两银子也就是了。”
听说只要三百两,虽然对方摆明着是敲竹杠,赵胜却是满口答应,连忙道:“好说,好说,这个好说,小人虽是低贱商贾,可是为天子分忧,为灾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却也是理所应当,小人立即叫人将三百两银子送来。”
王公公在旁又忍不住摇头,这徐家父子敲竹杠就敲竹杠,居然还把天子摆出来,这两个家伙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徐昌父子说干就干,立即让赵胜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带去赵家取了三百两银子来,银子入手,徐昌对赵胜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许多,道:“你能捐纳银钱冲入内库,赈济灾民,可见你并没有勾结乱党,既然如此,那便是我们抓错了人,若有得罪之处,还望你能海涵。”
赵胜连忙摇头道:“不敢,不敢。”
“且慢!”这时候,徐谦一声大喝,却是让赵胜松下来的一口气又重新提起来,他的脸色僵硬,哭笑不得地看着徐谦,道:“不知这位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徐谦微微一笑,道:“你既肯捐纳银钱冲入内库,按理说,咱们也该给些礼遇,否则岂不是让人寒心?来,这儿有一份陛下的嘉奖文状,现在就颁发给你,你好生收着。”
徐福受了徐谦的指使,连忙上前,拿出一份黄锦来,交到赵胜的手里。
赵胜这才松了口气,他可没想过要什么嘉奖,只想着赶快离开为妙,只是人家既然送了什么‘嘉奖’,他自然也不敢不收,触怒了这些大爷可不是好玩的,小心翼翼地将这黄锦收了,才千恩万谢着离开。
三百两银子……也就这样到手了。
这赵胜刚走,王公公已经不耐烦地站起来,对徐昌道:“商贾虽然低贱,可是打着宫里的名义讹诈商贾,这件事要是传出去,怕是御使那边要闹起来,你们给咱家一个准话吧,咱家总觉得这么放任下去,会惹来大祸,徐百户……”
徐昌笑嘻嘻地道:“王公公,咱们不是来了个开门红吗?你莫要生气,等着瞧吧,这是谦儿的主意,我信谦儿。”
王公公看了徐谦一眼,随即摇头苦笑:“疯了,都疯了,罢罢罢,任你们去疯吧。”
…………………………………………………………………………………………………………………………
路政局发生的事虽然并没有受人干涉,可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为人关注,这里的一举一动自然都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这种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归根结底,就是有没有人较真的问题。
而这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