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锔瓷这一行当,在民间被称作锢炉匠。最初是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也是被人看不起看作是下九流的行当,可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但是那些锯瓷好的师傅还是会受到人们的尊重,现在那些被挖出来的古代瓷器,也有许多是曾经修补过,但是价值却并不比完好的瓷器便宜,因为这也体验着中国古代另一种独特的手艺。
☆、第二十章:祭红传说
相传,有一天皇帝穿着一身红袍,偶然从一件白瓷旁边走过,突然发现白瓷被染成红色,格外鲜艳夺目,于是皇帝传下圣旨,命令御窑厂马上烧出这种红色瓷器。
然而由于铜红的呈色极不稳定,在烧制中对窑室的气氛又十分敏感,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一窑甚至几窑才能烧出一件通体鲜红的产品,所以要得到比较纯正的红釉十分不易。
正当窑工们屡烧不成眼看限期已到,就要大祸临头时,其中一位窑工的女儿得到神仙托梦,要她投身熊熊燃烧的窑炉之中,以血染瓷便可成功。于是她趁人不备,投身入窑,只见一团炽烈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人们都被此女的孝心所感动,故以“祭红”称之。
但是根据历史,祭红瓷的出现要比现在晚了好几百年,在这个朝代不可能出现祭红瓷。那么这方红色大碗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红釉又是怎么制作的呢?这让林初因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来!奔波来了一天了,先喝点热茶。”老婆婆很是热情地给他们倒了两杯茶,然后又招呼了一声坐在里屋的老大爷,“老头子,快过来,来客人了!”
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头听见老婆子叫他,便从里屋走了出来。他年纪六十上下,着一身藏蓝色长袍。看到他们父女后,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明亮。
他很热情地上前招呼道:“在下名叫张大福,不知二位从何而来?”
林固成急忙起身给他行了一礼,“今晚打扰张老伯了,我父女二人是从临城县赶来,想要请苟师傅为我们补瓷。今日天上天色已晚,苟师傅怕是已经休息了。今晚多谢二位老人家的收留。”
“临城县?你们可是林家的人?我好像去年就见你来过此地。”张老伯一拍脑门惊声问道。
“正是在下。”林固成点了点头。
“来来来,快坐下。”张老伯急忙拉着林固成坐下,然后吩咐一旁的张婆婆,“老婆子,快去给二位弄几个菜,这赶了一天的路,定是累的很。”
“好!我这就去做。”张婆婆急忙应声点头,说着就向屋外走去。
林初因起身道:“多谢婆婆!不如我去给你帮忙吧!”
“不用,不用!”张婆婆笑着摆手道,“哪有让客人下厨的道理,我招呼雪含帮忙就是了。”
“是啊!姑娘,赶紧坐下吧!让老婆子忙活就行了。”张老伯也招呼她坐下。
“那就麻烦二老了!”林初因很有礼貌地给他们行了一礼。
如此,张婆婆就去张罗饭菜,父亲与张老伯聊着锔瓷的事。林初则一直盯着桌子上的那件红瓷大碗瞧。这么特别的红瓷,她还是头一次见到,难道这个时代就出现了祭红瓷吗?
林家大院里的灯已经息了,现在只有大门外高挂的两盏灯笼还亮着。在璀璨的星光下,发出微弱的光芒,却显得有些寂寥。
徐志琰默默地站在那棵香樟树下,眼睛一直盯着林府的门口。他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个时辰了,但是林初因还是没有回来。
林夫人说,林初因是与父亲一起见商户,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但是他自从傍晚就来这里等着,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等来。
他想与林初因分享青花瓷的心此刻还是炙热的,他想见到她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
可是这股子炙热,在见到素素以后却被浇灭了。
“徐少爷,你就别等了。这么晚了,你还是快些回去休息吧!”素素手里提着灯笼,叹息着劝说徐志琰,“这更深露重的,你站在这里再着了风寒怎么办?”
“初因还没有回来吗?”徐志琰焦急地问道。
“徐少爷,你就先回去吧!有什么事情改日再说。”素素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一直催着他走。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初因与徐老爷到底去了哪里?怎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来?我只是有些担心。”徐志琰依然不肯走。
“唉!”素素又叹息一声,“徐少爷,实话就告诉你吧!下午的时候小姐和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