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为此,因互联网股市泡沫破灭而曾一度弥漫在华尔街的惶恐与不安的情绪开始平复,投资家们的失落感也被由房价不断攀升带来的巨额回报所激发的喜悦所替代。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华尔街的投机家们开始故技重施,在房地产市场上大展财技:当房地产市场中的“蓝筹房贷”被炒作殆尽之后,他们的目光又落在“垃圾房贷”——次级债上面,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出笼,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果然吸引大批投资机构加入,于是,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一轮新的巨大危机又在悄悄降临——在告别了一个旧的泡沫时代不久,华尔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泡沫时代。
终于,一股由“次贷风波”而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猛烈刮起,而风暴的中心就在华尔街。
三、贪婪与恐惧——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1。 成也华尔街,败也华尔街
华尔街与美国经济之间是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关系。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有两股力量在推动:一股是美国经济中内在产生的力量——产业升级的推动,每隔一定时期,美国的经济中就会有一个新的产业龙头冒出来,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带动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另一股力量就是华尔街的推动,这个“血泵”对经济产生了外加推力,产业升级所需的资金血液全部由这个“血泵”制造出来。
但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当然不会怀有高尚的情怀甘当推动美国发展的“天使”,他们只是在闷声发财而已。他们甚至也不会甘当产业资本家的附庸,不会坐等新的产业龙头诞生,而是去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没有新的经济发动机,“吹一个出来好了”!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金融家们将金融把戏玩到了极致,“房屋次贷”就是他们“吹出来”的一个“新发动机”。不想,这个新的发动机连环放大,最后竟然爆了,这时市场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不过是个“大气球”而已。
纵观美国经济发展史,它一直处于一种波浪起伏的态势:时而跃上浪尖,时而又掉入低谷,经济的周期性表现非常明显,从1929年大萧条到如今的次贷危机这70年间,美国所发生的持续时间超过半年的经济衰退就有14次之多,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平均每隔5年就会有一场大的波动。而这个经济周期的产生与华尔街有很直接的关系——正是金融资本家在不同时间内的 “贪婪”与“恐惧”的不同心态,使得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一种起伏波动的状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 百年一遇的机会(6)
如果把美国经济发展比作一辆行进的汽车的话,那么华尔街的 “贪婪”与“恐惧”心态,在某种意义上,正充当了车的“油门”与“刹车”的功能:这趟车是快是慢,前进还是倒退,乃至平稳还是颠覆,很大程度取决于华尔街的参与心态。
当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对某个产业的前景看好的时候,就会创造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手段,利用各种金融创新方式来培育这个产业,扶植企业上市,引导资金流入,同时开足马力加强对产业的宣传,以此加速这一产业的发展进程。这时的产业像架在炭火上的一口锅,在众多人的煽火下,迅速升温、开锅、沸腾——此时显现在众人面前的一定是一个前景无比美好,只要投入就会获得巨大回报的美丽愿景。于是在贪欲的支配下,市场中所有的人都试图加入进去分一杯羹,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入,企业股价一飞冲天。
当价格远远背离它的价值,产业终于撑不住,泡沫发生破裂时,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所有的资金又都会四散奔逃,产业马上从赤日炎炎的夏季步入寒冬。当整个经济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冲击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经济衰退、萧条,经济危机便来了。
西方有句格言说:资本主义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家问题”。这句话就是指资本家的“贪婪”本性是造成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矛盾的根源所在。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曾把华尔街称作是一条“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认为这里是展现人性中最卑劣一面的地方——金融掮客们为了谋得利益,不惜使用任何诡诈的手段。即使是美国早期少数几个看好金融业发展的权贵政要,如汉密尔顿,也在考虑如何能找出一条“区分好人与恶棍界限”的办法,从而给那些“恶棍们”贴上标签,不至于让他们把整个国家都带到“阴沟”里面去。
当然,无论给华尔街贴上何种标签,无论人们如何去看待这条街上的经纪机构,叫他们“掮客”也好,或是金融帝国的“国王”也好,谁都无法否认他们的力量和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