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魏程明显不是一个心平气和的态度。
袁荆抬起头,看着魏程,声音不大但是却很清晰地说:“魏程,这是我自己的事。”
听袁荆这么说,魏程半天都没反应。
这意思很明显——“魏程,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
魏程盯着袁荆,半晌过后才终于露出一个假笑:“不好意思,是我狗拿耗子了。”
袁荆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不在意。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你,别当真。跟女明星之类,是绝对不可能的。”
魏程又第二次转化为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变脸之快,令人惊奇。
袁荆笑了笑:“谢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就算以前不明白,现在也已经明白了。
魏程没说话。
“那就这样,”袁荆又接着说:“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
魏程轻点了一下头。
袁荆拉开自己的车门,缓缓将车从停车位倒了出来,再没与魏程告别,也没看他一眼,径直从魏程眼前滑过。
魏程目送着袁荆离开,直到消失在拐角,才掏出钥匙,向自己的车走去。
——之后一周的日子过得不咸不淡。
袁荆又参加了一场比赛,终于尝到了久违的胜利的滋味。
比赛的过程非常顺利。袁荆在第三回合三次将对方击倒在地,裁判判袁荆获胜,获胜方式是TKO。
TKO,英文是Technical Knockout,是指由于裁判认定一方拳手无法安全地继续进行比赛而直接将其判负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就是裁判认为,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比如,医生断定,选手受伤比较严重,不能再打,或者裁判认为另一方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终止比赛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进一步伤害,再或者,裁判认为,其中一个选手已经失去了有效防止和保护自己的能力,继续下去可能会有危险。此外,很多地方有一些规则,如在一个回合击倒对方三次或者五次,就算TKO,没有这种规定的,会在赛前在屏幕上写“没有三次被击倒即被判负的规矩”。再者,一方拳手的阵营扔出白毛巾认输,也被算是TKO,据说,白毛巾是白旗的代替物。
KO与TKO不同。KO是指,选手除双脚之外的任何部位沾地,或者选手挂在护栏上以及护栏之间,并且未能在规定秒数之内站起来而被判负的一种方式。暂时昏厥,疼痛,体力消耗过巨,本人不愿意再进行下去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无法站起。选手倒下去之后,如果裁判读秒之后将其判负,则是KO,直接判负,则是TKO,两种都可以充分表现出获胜者的实力。
在这场胜利之后,袁荆在华人社区内的名声又响了起来。
“JING打得非常不错,不应该是这个成绩。”很多人如此评价道。
赞同之声让令一个在美国打职业拳击的香港人感到有点失落。
香港,其实有不少优秀的拳手,因为那边更加开放。而大陆,官方固步自封,还沉浸在“中华武术天下第一”的幻想中,不久之前更是抛出“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中国不再一家独大”的可笑言论——因为中国,自世界格斗界开始职业化以来,从未“一家独大”过。由于官方的这种态度,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跟世界顶尖水平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有人认为,足球差是因为足协,武术差是因为武协,虽有些偏激,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打拳击的香港人,其他都不错,就是口无遮拦。
这回,为了表明自己远在袁荆之上,竟然炮轰MMA。
有一次,他接受了华文记者的采访。在问到对正在UFC比赛的袁荆看法如何时,他说:“MMA永远上不了台面,只是一种消遣罢了。拳击才是永远受大众喜爱的正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如果你想看MMA,很简单,去街上看看流氓和混混打架,那就是MMA。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打上一场。那些家伙没有足够的实力,打不了拳击,只能玩儿这个。我告诉你,我立刻就可以和JING比上一场,如果他能赢我,我自掏100万美金给他。”
记者们总是无风也要起些浪的,何况是真的有风,还是不小的风。
很快,就有记者问袁荆,对此的回应是什么。
经纪人告诉袁荆,面对对方如此带有侮辱意味的挑衅,不能只是说些不痛不痒的辩护。这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项运动。
于是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