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情,恐怕今年八月初九出兵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因为和宋朝有约在先,不敢失信,所以把使臣追了回来,待到明年再约攻辽。
可见,金国在当时还是很讲究诚信的。对于宋朝屡次破坏盟约的行为,金国很是生气,只是因为金太祖一直看重宋金关系,不愿意在辽国还没有灭亡的形势下失去这一个重要的盟友。但实际上,宋朝在金灭辽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并不大。
第 七 回 二敌酋分路取大宋 郭药师反水献燕京(4)
金国内部对于是否将云中一带州郡交还宋朝,也有不同的声音。新即位的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认为,既然太祖与南朝指天为誓签订了盟约,如今太祖尸骨未寒,不好立即翻脸,自然应该履约。
宗翰从云中来到上京之后,先去拜祭了太祖阿骨打的陵墓,然后才来朝见金太宗。金太宗知道宗翰来者不善而且手握重兵,所以对他的意见很是尊重。
宗翰态度十分鲜明,坚决反对把云中地区给宋朝。宗翰对金太宗说:“我朝如此按照盟约办事,实在是对牛弹琴。我朝交还燕京之时,双方曾有盟约在先,严禁在对方领土内招降纳叛,而宋朝并不遵守。本来平州已经纳入我朝领土,张觉已经是金国官员,凭什么宋朝还要收留他,并且还封官许愿。宋朝的人都是一群见利忘义的小人,总是喜欢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怎么能够相信他们呢。况且,此时天祚帝率军盘踞夹山,对西京构成极大威胁,我朝一旦将山后诸州交付宋朝,我们的军队就没有了驻扎的地方。如果不及时消灭辽国,等他们重新积聚起了力量,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当时还有一些刚刚投降的辽国官员,许多人已经成为金国的重要谋臣,对宋朝恨得咬牙切齿,也建议金太宗慎重考虑交割西京的事情。
次年三月,张觉事件刚刚过去不久,宗望派遣使者赴燕京索要去年赵良嗣所许的二十万担军粮。谭稹此人呢,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缺少灵活性,认为口说无凭,不足为信,拒绝给金人这些急需的粮食。
但是实际情况是,当时的许多事情都是双方使者见面商量好的,确实没有明确的记录,大家也都遵守这种口说为凭的游戏规则。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上报朝廷,军粮事情宋徽宗是知道的,给你一个命令就解决了。
但是,这位宦官谭稹妄图以此来和金国交换西京等地,既然金人在交割西京的问题上不给我面子,我就在交付军粮的问题上假装不知道。按理说,宋朝答应给予军粮在先,是和解决西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你不给军粮,当然我不给西京,宋朝还是理亏的。
金人感到被宋人玩了一把,说好了给我们饼干吃,结果你逗了我一下又不给了,心里觉得很憋屈,于是准备也恶心宋朝一把。宗望很是生气,但是这个人不喜欢张扬,只是把仇恨记在心里,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好好出一口恶气。
第二年,宗翰在处理好了金国的内部事务后,回到了云中。金国怂恿西夏进攻宋朝控制下的武、朔二州,正当宋军全力抵御西夏之时,驻云中的金军突然袭取了蔚州,杀害宋朝守将大土豪陈诩,并且攻陷了宋朝应州所属的飞狐、灵丘两县。
可笑的是,宋朝给三州的宣抚文件也落到了宗翰的手里,这样金人在张觉事件后又是人赃俱获。宗翰派出使者谴责宋朝的背约行为,并表示云中一带的土地不会交割给宋朝。
宋朝廷得知金军攻取蔚州应州的消息后,很是恐慌,在外患来临的关键时刻,立即本能地想起了内斗,这在宋朝的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
蔡京等人趁机攻击谭稹是饭桶,据考证脑壳上有包,不足以担当御边大任,不仅二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山后五州没有交涉下来,还惹得金军发怒,丢了蔚、应两州。在朝廷一群给蔡京捧臭脚的大臣的鼓噪之下,宋徽宗决定调回谭稹,重新启用宦官太尉童贯处理山后诸州的交割事宜,看来在宋徽宗眼中,只有宦官才可以处理好边境问题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 七 回 二敌酋分路取大宋 郭药师反水献燕京(5)
童贯可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看到了现在的金人已经不是以前彬彬有礼的样子了,虎狼之心已经显现了出来,至于山后五州也自然不敢再提,能把尉应两州重新要回来,就算完事大吉了。可是即使是尉应两州,金人也不打算交还宋方,因为这两个州是进攻宋朝极好的出发地,对于性如虎狼的金人来说,吃进嘴里的肉能轻易的吐出来吗?
宦官童贯的拿手好戏就是搞统一战线,上一次不是把郭药师给###过来了吗,这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