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段清明的政治没有维持多久,宋徽宗就在一群奸佞宵小的包围之下,从年轻有为走上了荒淫腐朽。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六年中,蔡京担任宰相的时间长达十七八年。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徽宗还倚重他,直到自己退位。接替蔡京任宰相的主要是王黼,与他们相互勾结的是大宦官童贯、梁师成,而朱勔、李彦则是他们的主要爪牙,时人称其为“六贼”。这帮奸臣好像一群苍蝇围住了一块即将腐烂的肉,把宋朝一步步拖向了死亡。
蔡京为北宋末年第一号权奸,兴化群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1086年,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
蔡京是那种“墙头草,顺风倒”的人,本来蔡京是王安石新法的极力支持者,但是他一见到拥护旧法的力量得势,立即改变山头。蔡京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
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蔡京任代理户部尚书,力助宰相章惇重行新法。宋徽宗赵佶即位,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柳宗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来就是指蔡京,后人厌恶他的为人,用蔡襄代替了他。
史书记载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级官吏极为恭谨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扇风。蔡京心中喜悦,于是要过扇子,在上面为他们题了两句杜甫的诗。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两个家伙忽然阔气起来,一问才知,他们的扇子被一位亲王花两万钱买走了。两万钱,大约相当于当时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而这位亲王,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宋徽宗。可以看出,这位本身就是书法大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爱蔡京的作品。
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童贯把蔡京的书画作品拿回宫给徽宗看。徽宗看后,觉得蔡京是个人才,得以重新起用。这个徽宗也是混蛋,治理国家不是写字作画,做得好不能代表有能力治理国家,也不能代表这个人品德高尚。
秦桧的字写得好,是南宋的头号奸臣,是现在所谓的“宋体”的创始人,本来应该起名叫做“秦体”,就是因为秦桧的名声太臭才叫宋体。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奸臣严嵩字也写得很好,创立了“严体”,但是也改变不了大奸臣的恶名。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字也写得很好,经常给人家题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至无求品自高”,大家觉得他很清高,最后查出来是个贪污犯,题的那些高尚的格言都是装出来的。所以这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王羲之他们崇尚的字画精神,字品不等于人品,字画的风度不等于为人的风度。。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2)
蔡京的阿谀圆滑是有据可查的。有一次,当上皇帝不久的宋徽宗,拿出一些玉制的盘碗杯盏来,小心翼翼地问大家:“我打算在国宴上用这些东西,又怕别人觉得太奢华,说三道四。你们认为怎么样,能用吗?”
蔡京关键时刻怎能退缩,马上回答说:“天子本来就应该享受天下的荣华富贵,区区几件玉器算什么?何况是在国宴上使用,完全合情合理。合乎情理的事情,别人说什么也就不必放在心上。”听到这样的话,本来有些畏首畏脚的宋徽宗这时就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一样,不再忌讳什么奢侈浪费,恣意妄为,这样的感觉相信老赵是相当舒服的。
既然皇帝在行动上这样喜欢享乐,在理论上蔡京也开始动脑筋。蔡京饱读诗书,而且极有才学。他引经据典的理论阐述,可能是最后帮助皇帝解除顾虑的重要原因。蔡京援引《易经》,发展出了一个“丰、亨、豫”大理论。
这个理论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其核心的意思大致是:在太平时节,君王要有天子的气派,要敢花钱,敢于纵情享乐,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否则,反倒会发生变化,失去上天的眷顾,变得不吉利起来。
蔡京还援引了《周礼》中的一个说法,叫做“唯王不会”,这里的“会”是会计的会。蔡京告诉皇帝:《周礼》的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只要是君王,其花费都是不必计算、不受限制的。陛下过分节俭,苦了自己,就和那些土得掉渣的农民一样了。对于君王来说,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