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页)
当今仁德皇帝的三子,封魏王。
“反正都是这么说的。”李花儿笑道,“南北杂货铺的船队和他们打过几次交道,没说吃亏,但也没占了便宜,可见这强龙过江的人家,确实有些深浅。”
小喜沉思了一番,将这话存在了心中,又对李花儿她们道:“我家公子还在等我呢,我先回去了。”
显得急切。
李花儿知道他是要回去同沈珩说此事,不再多说,只是抱着鞭子施礼道:“是,大哥慢走。”
待小喜走后,张玉儿才凑了过来,小声问道:“姐姐,红底魏字旗,很厉害吗?魏王是姓魏的王爷吗?”
李花儿点了她的鼻子一下,笑道:“这话可别出去乱说,那是皇帝儿子家的船,你说厉害不厉害?”
张玉儿听说魏王是皇帝的儿子,立刻就吐了吐舌头,往嘴里塞了两个梅子,不说话了。
当年,她也是见识过太子入平水州时的仪仗。
而听李花儿的话,这个魏王恐怕比太子还要厉害,她可不敢乱说了。
……
第二天,便是端午佳节了。
虽然昨日进县城的时候,李花儿经历了不少奇怪的事情,不过回到家之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系了百索,吃着粽子,玩笑着说话,也就冲淡了李花儿心中的那些烦闷。
别人的日子嘛,李花儿是管不着的,但她自己的日子,定是要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早饭毕,按照清河村一贯的风俗,乡里乡亲的都提着粽子串门。
而李花儿则带着李果儿,抱着福宝,到了河岸边,将自家包的粽子掷在河中,再用河水洗手净面。
这是求河龙王保佑,带走病痛。
李花儿前世在京城的时候,端午这天是要赛龙舟的,不过清河村一带的风俗,端午这天不赛龙舟,而是由里正坐镇,由一群尚未婚嫁的男男女女、还有那些小孩子们,在河边比赛拔河。
男子个个摩拳擦掌的,有些大大咧咧、力气也足的女子,也会参加。
不过李花儿如此抱着福宝,就没去参与,只是和李果儿一起,还带着孙小小,站在旁边看着。
端得是好热闹。(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人吵架
在打算拔河的人群里,张玉儿穿了身鲜嫩的粉衣绿裙,看起来甚是活泼。
她摩拳擦掌地在那儿兴奋了半天,还同旁边人说着要如何使力,哪知道说了半天,忽而发现自己身边站着的,是和自己定了亲事的赵家小儿子,名叫赵小鱼的。
赵小鱼和张玉儿一般年岁,只比她高半个头,看起来是有些瘦弱的。
见张玉儿看向自己,他还对着张玉儿嘿嘿地笑了一下。
本来大而化之的张玉儿,反而不好意思了起来,不再说话,而是扭扭捏捏地偷偷跑了回来,站在了李花儿身侧。
引得孩子们一阵哄笑。
倒是那赵小鱼,看着虽然瘦,不过力气不错,当着未来小媳妇的面,发挥得也好。
又引了几个人,冲着他们玩笑。
李花儿护着张玉儿,那几个孩子平时都是吃过李花儿自县里带回来的糖的,自然也都听李花儿的。
不过张玉儿看见赵小鱼那样子,还挺高兴的。
就在大家玩得正好时,忽而就听见那渡口之上,传来了一阵子争吵之声。
李花儿寻声望去,就见一艘体型庞大,挂着魏字旗的四层宝船,和一艘比他们小了一半有余的客船,在渡口上争了起来。
“你这船家好没道理。”客船的船家站在船头,对着商船船头站着的人,生气道。
客船的船家是个生面孔,说的是很标准的官话,一看就是自北面过来的。
“明明是我们先过来的,怎么你们偏偏就要就抢这一下?”
虽然生气,但是说话的语气还算平和,不尖刻不失礼,显得很是尊重。
而那商船船头上,站着的是个打赤膊的船员,非但寸步不让,说话的语也更加嚣张:
“我这一船都是从那南面诸国来的珍贵货物,是要运往京城去的,你们这什么破船,就敢撞过来,若是撞坏了,你们可赔得起?”
客船船家听他不讲理,不但不怕,反而冷笑了起来。
“你们先来撞我们,却还说这样的话。依我看,你们船上的货物值几个钱,我是不知道的,但我们船上的人要是被你们惊到了,你们却赔不起才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