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页)
此之外他根本无法进入到刘琨的核心集团中。
拓跋猗卢虽然非常欣赏莫含的才华,也曾多次请求他留在盛乐。然莫含却心怀故国不想为拓跋猗卢效命。历史上也是因刘琨反复劝说,更是拿大义来威逼莫含,才让莫含最终前往拓跋部落效命。
从不受人重视的莫含,如今听闻名震北方的卫朔竟为了他竟不惜派人寻找,不禁感动不已。
“含一介贱民而已,怎敢有劳卫大人挂念?若非在下身不由己,定当亲往蓟城当面拜谢。”
“若是主公得知莫先生有赴蓟城之意,一定会兴奋地睡不着觉。先生有所不知,如今辽东正筹划着发行五铢钱。为此主公特意成立了一个名叫钱庄的新机构,专门用来负责铸币、发行货币。”
“在辽东有不少人盯着钱庄主事之位,然主公却坚持认为先生才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若先生真有意来我辽东,望早做决断,铸币、发行一事迫在眉睫,容不得片刻耽搁。”
莫含一听辽东还有一重职等着他赴任,他彻底坐不住了,真想立即跟随韩寿前往蓟城。然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不然不但会给故主刘琨带来麻烦,说不定还会坏了卫朔的大事。
“请韩主事转告卫大人,将来若有机会在下一定亲赴蓟城!”
韩寿清楚眼下还不到莫含投靠辽东的时机,随后二人又就拓跋部落交流了一番,对于辽东挑拨拓跋部落内乱一事,莫含是举双手赞同,并表示愿意从旁协助。有了莫含相助,韩寿对辽东的谋划更加有信心。(未完待续。)
第233章 拓跋内乱
转凉的秋风中,自永嘉以来,幽州百姓总算迎来了近十年来的第一次大丰收,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而官府除了指导各地农户完成秋收外,还将负责征收农税。
由于卫朔废除了各种苛捐杂税,治下农户只需按照十五税一的原则缴纳一定的农税,此举大大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而且无论寒门庶族又或者世家豪族,都必须按照此原则缴纳农税,而且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卫朔又向大地主征收了土地累进税。
经过这一番改造,再加上卫朔细化了商税征收的规则,使得辽东财政收入并未因减少某些税源而导致财政收入降低。相反因为扩大了征收对象,以及海外贸易的扩张,使得辽东财政收复大副增多。
就在卫朔忙着指导各地秋收时,突然接到了莫含自盛乐传来的密信。信中莫含以相当急切的语气告之卫朔说,拓跋部落即将爆发内乱,让他早日做好准备。
原来在莫含、辽东有意无意的挑拨下,拓跋六修与拓跋猗卢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前段时间拓跋猗卢在莫含的建议下,以拓跋比延管理代县榷场有功为由,将自己的辇乘赏赐给其使用,并且还强迫拓跋六修当众向拓跋比延施礼,企图以此定下名分。
拓跋六修当众翻脸,不顾拓跋猗卢的威胁,带着自己护卫扬长而去返回了新平城。自此之后,父子二人形同陌路,拓跋猗卢多次召拓跋六修到盛乐,却被拓跋六修以各种借口拒绝,不仅如此他还在新平整顿兵马,打算以武力夺取大单于之位。
……
深夜。长城脚下的盛乐城寂静无声,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牛羊马的嘶鸣之声,萦绕在空旷无风的草原上空,久久不曾消散。
城内的鲜卑人早已安然睡去,然谁都没料到,今夜草原边上这座明珠城市。将遭受一场空前的劫难。鲜红的血液很快就会染红整座城市,多年以后的鲜卑人在回想起今夜发生的一切时,才知道鲜卑人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就发生了改变。
拓跋六修望着黑漆漆的夜晚沉默不语,周围围着一群彪悍的鲜卑勇士。在兴奋、激动之余,拓跋六修还有小小的担忧,一种对未来命运的担心。自从定下了武力夺取大位的策略后,最近一个月里他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每次到了半夜就会被噩梦给惊醒。
饶是作为拓跋部落的右贤王,拓跋六修也算是见惯了大风大浪。可真到了政变发生那一刻,他才晓得发动叛乱绝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不过,走到今天这一步拓跋六修已没了回头路,且不说日后拓跋比延继位定不会让他好过,就是如今看来他父亲拓跋猗卢怕也不会让他安稳过活。
想到这儿拓跋六修用手使劲握握刀把,仿佛从战刀上汲取到了无穷的力量,就连他的身子也不由自主的战栗起来。
“都准备好了吗?”
“启禀右贤王,一万骑兵已潜伏到盛乐城三十里外。只需右贤王一声令下,半个时辰内就能杀到盛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