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2/4 页)
,绛朱当即领悟地命伺候在旁的宫娥们退了下去。
待到屋内寂静之时,就连秦氏也不再说话,顾砚龄转而看向谢氏,便见谢氏恰好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间,谢氏这才低声说出话来。
“嫁入长宁侯府的顾砚锦,时日无多了。”
话音淡淡落下,散入空中。
闻声的顾砚龄尚有些惊诧,待到缓缓想来,眸中的惊色也渐渐淡然褪去了。
对于顾砚龄眸中的变化,谢氏心中了然,语中也未曾有遮掩之意,缓缓出声道:“原本年前便知顾砚锦有了身孕,只是除夕夜却是小产,孩子没了,顾砚锦的身子原本弱,因此落下了病根儿,日后再想要孩子也是无望了,听跟过去的丫头言,自孩子没了后,顾砚锦便有些精神恍惚,连人也认不全了,前夜里睡醒呕了血,大夫看了后便叫长宁侯府准备寿木了。”
说到这里,谢氏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众人都默契地没有说话,便是连半点情绪也没有。
正值芳华的年纪,却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前一世与这一世,她顾砚龄与顾砚锦的人生,逆转了太多。
到了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从前在定国公府内宅的一切算计与恩怨都早已被压入箱底,落下了一层灰,尘封在了脑海中一般。
对于顾砚锦,若说原谅,只怕她当真未有那般的气度。
可若说恨,似乎也谈不上了。
“那日随你祖母去了长宁侯府,我们临走时她便只说了一句”
听到此,顾砚龄便知道,这才是话匣打开的原因。
“她想见你。”
乍然听到这句话,似乎有些可笑。
可笑着笑着,却又淡然了。
斗了两世,未想到临了,顾砚锦想见的竟会是她。
“原本你方生了小王爷,不宜前去,但如今你有你自己的想法,我便也未曾瞒你,一切,便看你自己。”
眼见谢氏如此说话,顾砚龄唇角含着温柔的笑,点了点颌道:“阿九记得了。”
一时之间,气氛似乎有些低沉了,谢氏不想影响了顾砚龄的心情,因而感慨般含笑叹息道:“如今也算是喜事连连了,眼看着因你生下了晏清王大赦天下,得以让知晚的父亲出了诏狱,父女同聚,前几日陛下又为绮阳郡主和韩指挥使赐婚,可见今年必是个吉祥年。”
听得谢氏的话,顾砚龄含笑应了,嘴上虽未说,可与谢氏于心底都早有思量。
如今于顾家而言,抑或是谢家而言,喜自然是有,可这喜后,却也透着让人不得不担心的忧。
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来
这一日,春日里的暖阳携着温暖的光芒倾洒下来,似乎将御花园的花都催开了,蝶舞蜂绕间,那星星点点的光芒夺目而璀璨,来往的宫人们早已换下了厚厚的冬衣,穿上了薄衫。
此刻的毓庆宫在午后格外宁静,廊前的树林里鸟雀轻啼,婉转如歌,在通往书房的长廊之上,有几人一前一后走来,待到近身时,便瞧着正是皇长孙萧译与锦衣卫指挥使韩振。
待到书房前,当即有人上前打帘,待到萧译与韩振先后走进,软帘这才落下,将外面一众人隔绝在外。
“韩大人请坐。”
眼见着萧译赐座,韩振礼貌地拱手谢恩,这才随着萧译落座下去。
待到宫娥们奉上了热茶,二人就朝政之事谈论了几句,便见檀墨小心翼翼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殿下,长孙妃有要事请殿下前去商讨。”
听得此话,萧译微微思索间看了眼座下的韩振,韩振神色倒是没有丝毫变化,依旧那般平静地起身道:“长孙妃既是有要事请殿下相商,那微臣便不打扰,先行告退。”
“不妨。”
韩振方起身,便听得萧译出声,抬头间,萧译已然站起身走下来托住自己的手臂道:“还请韩大人在此稍候,待一盏茶时间,我便回来与你一同再商讨商讨。”
韩振见此,便也不再推拒,萧译这才朝檀墨吩咐了几句,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当檀墨再吩咐人换了一盏热茶后,便安静地退了下去,察觉到屋内只余自己,韩振心下微微有些诧异,而下一刻,他便听得软帘再一次掀开,转头间,却不是旁人,正是皇长孙萧译的幼妹,绮阳郡主。
当看到那如玉的笑靥,韩振便明白了,今日难得邀自己过府的不是皇长孙萧译,而是眼前的少女。
“微臣给绮阳郡主请安。”
看着眼前人一如从前那般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