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相信皇上命大福大,一定有救的。嘘,别出声,好象有人来。”
皇上倾耳听。
“来人呀,救命呀。”
“皇上,”张一剑飞身把皇上的嘴捂住,“不能出声。万一是敌人就坏了。”
这地方,有谁会来呢?而来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是友是敌?
不管是敌还是友,先躲藏起来再说。
第三十五章幸灾乐祸
35、幸灾乐祸
“什么?皇上不见了?”
“是的。”
“你是听谁说的?在什么时候?”
“宫里的一个宫女。昨天临近午时。”
“这么说,已经有一天多时间了。”
“是的。”
“你为何不及时来禀告?”
“我昨天来过了,见公公您正忙着,不便打扰,所以就没——”
“昨天?我在忙——”
昨天整整一天,公公都是在卧室里,跟珠儿——公公的脸拉长,嗓子压低,原本有些尖的声音,这回变得低沉,冰冷,让人寒颤。
“你都见了些什么?”
“奴才什么也没见。”
“皇上不见了,这事非同小可。我就是再有什么大事,也比不上要找回皇上这事重要。以后,一定要及时禀报。”
“奴才知道了。公公。”
“这没你事了。你先下去吧。”
“奴才告退。”
皇上不见了。若这消息让大家都知道了,会是怎么后果呢?拿起茶壶,诸葛公公给自己倒了杯茶,才放到嘴边,又放下。
“来人呀。”
“到。”
“备轿,准备去张俯。”
“是。”
张府,静悄悄的,偶有两三声清脆的鸟声。行走在院子里,你所看到的是盛开的鲜花和假山外,再也看不到第二个人影,但是你无论走到哪,都浑身的不自在,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一样。
“大人,诸葛公公来求见。”
“诸葛公公?是在皇上身边的诸葛公公?”
“是。”
“那还不快请。”
张敬德走到鸟笼边,斗着笼子里的鸟儿。
“鸟儿呀鸟儿,你看你多好。什么事都不用忧愁,整天儿就知道跳跳唱唱。哪天,我要是不在了,你没得吃了,看你还这么欢快不?”
“张大人。真好雅兴呀。”
“诸葛公公。真是难得呀。怎么今天有闲情到我这儿呀?”
“呵呵,老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呀。”
“公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有什么事,公公摆平不了的呢。公公摆平不了的事,我张某更是不用说了。我看你是找错人了。”
“张大人,您就别取笑我了。”
“我哪敢呀,我这只是实话实说。不过如公公有什么事用得着张某的,公公尽管吩咐。张某一定竭力而为。”
“那我就先谢张大人了。这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
“是”字在诸葛公公的嘴巴里含着不出来,眼睛骨碌地转,看看四周。这神情,不用说,张敬德心里明白。
“你们都退下。”
“是老爷。“
下人全都退出,小心地把门关上。
他们俩个人,在书房里,都说了些什么呢。等许久,才见张敬德送诸葛公公出来。
把诸葛公公送出张府,等着诸葛公公离去,张敬德对着诸葛公公远去的影子说,这等大事我会不知道,诸葛公公你也太小看我张某人了。朝里谁都干了些什么,没有我张某不知道的。
八人抬的轿子里,诸葛公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看来,这回有好戏看了。
皇上不见了的消息,能隐瞒吗?很多人之所以不说,是因为他们不想把麻烦引烧到自己身上,有的是在等着看好戏。皇上丢了,皇上要想知道谁对自己衷心,在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只可惜皇上看不到,他若是看到了,不知道该有多失望呢。因为,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死活。皇上死了,他们可以再立一个皇上。
龙虎山庄。李大业的书房里,有好多书。书桌所对的墙上,贴着一横幅:仁义天下。这跟衙门挂的横额“青天白日”一样。
皇上不见了。这是个好消息,若是敌人统帅知道了,那就会举兵南下,乘着朝廷群龙无首之际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这昏庸的王朝,而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