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人不吐骨头的恶霸财主躲在家里,没有跑;还有那些做生意的因为害怕不敢出来,并主动为红军带路、喊人、叫门。
黎林对杨得志说:“问题解决了吧?天下穷人多富人少,穷人是我们红军生存地土壤,只要有穷人的地方就难不住红军。”
杨得志笑笑说:“对头!”
等一军团主力赶到剑河县城的时候。街上的店铺大部分都已经开门了。一团的战士们在居民帮助下,已烧好了热水,正在煮饭。
接到一军团转来红一团杨得志发的电报,16日晚,中革军委电令一军团17日务必占领台江,先头部队向黄平攻击前进;一军团二师、干部团、军委纵队进至剑河;五军团、九军团肃清剑河、台江地方反动民团,发动群众;三军团沿榕江、雷山攻击前进,占领雷山县城后。向北至剑河与一军团主力汇合,准备夺取黄平。
中革军委在电令后面特别强调,桂军、湘军已被我中央警卫师牵制,敌中央军近日内不可能赶到,当面黔军兵力薄弱,要求各军团放手施为。将王家烈在黔东南的反动统治势力连根拔起。
和红一团遇到的情况基本相同,红军大部队一进入剑河境内,迎接他们地不是黎平城门口的鞭炮,而是一群群干人。
剑河和黎平相比,更穷、更落后。
历史上,红军长征时期历史上,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四次流泪四次流泪,其中的一次就发生在剑河:一个干人老婆婆倒毙在路旁,她的小孙子站在一边向红军乞讨。毛泽东见此情景禁不住落泪,让红军战士掩埋了老婆婆,带走了那个小干人。
在剑河各村镇宿营的红军部队。严格遵守纪律。秋毫不犯。
剑河的各族群众好奇地打量着这支来自远方地部队:公买公卖,说话和气。听说有个老百姓以23块大洋的价钱卖给红军一头猪。乖乖,足足比平时多卖6块大洋。这下,消息在各村寨传开了。相对比较富裕的人家和生意人都出来了,招呼红军宿营的,帮助红军采买物资的,拿出自己的特产和红军交换的,贫穷落后的剑河竟然出现了短暂的小繁荣。
17日,红一军团占领台前,台前县长携带税银逃跑。红军主力在剑河、台前广泛发动群众,镇压土豪,开仓放粮。
17日下午,就在红军主力在剑河、台前轰轰烈烈的发动群众地时候,湖南通道县溪口出现了许多人都想不到地一幕:湘军刘建绪部骑兵团在高级参议刘晴初的带领下,正在向红军移交武器弹药。
刘一民给何健和李宗仁、白崇禧地信,蔡中、刘建立、李清、吴征都是看过的。给何健的信大家只是认为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何健太反动,对红军一向是赶尽杀绝。不过,以湘军俘虏和何健交换武器弹药,虽说不大可能,但总算是有点由头。至于给李宗仁、白崇禧的信,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那两个人是什么人?随时都敢和蒋介石翻脸开仗,刘一民竟敢去太岁头上动土,也有点太不知高低了。所以,当17日早上一起床,刘一民安排部队准备去溪口和牙头堡接受武器、交换俘虏时,几个人都认为新师长是不是昨天晚上激动的没睡好,好像还在发癔症呢。
刘一民也不解释。命令李清率工兵营前往溪口接受湘军武器弹药,特别注意俘虏押送中不能出现伤亡,部队出发前,他要和湘军俘虏见个面。接着又命令吴征率辎重营前往牙屯堡接受桂军武器弹药。
蔡中提出,二人各带一个营太少,万一湘军或桂军翻脸,恐怕会吃大亏。应该出动主力。
刘一民说:“政委放心,这只是两军正常交易。不会有事情地。假如出动主力,就不是交换战俘、接受武器弹药了,那是打仗。我们和湘军、桂军之间暂时无仗可打。”
蔡中问:“你怎么就知道湘军和桂军不会趁机设伏消灭我们呢?”
刘一民说:“军阀都是那个德性,欺软怕硬。何健是被我们打怕了,又急于利用这些俘虏组建恢复三个师,不但不会伏击我们,估计还会怕蒋介石、中央军知道。所以他会派亲信快速完成交易的。至于李宗仁、白崇禧,更没有问题,他们恐怕还盼望着我们用他们提供的弹药,把中央军打个落花流水呢?”
蔡中疑惑地说:“不可能吧!记得你曾经说过,桂军虽然和蒋介石有矛盾,但是在消灭红军上是一致的。你还说,湘江战役时候我们红军吃了轻敌的亏,没有意识到桂军会和我们拼命。”
刘一民笑了。想不到蔡中把他说过的话记得这么清楚!笑完了,对蔡中说了一句“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就拉着蔡中去看即将释放的陶广、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