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第3/4 页)
于神庙的说辞,魏帝是半信半疑,所以才会旁敲侧击的问齐誉。
对于珍珠的身体齐誉也是很担心的,三天一封信,五天一个谍报的,他倒不是担心珍珠骗他,他是真的担心珍珠的身体,说起珍珠的身体,恒王也皱了眉头。
珍珠的身体将养了大半年,已经大有起色,除了比原来弱点儿,平时的行动起居已经没什么大碍,她这大半年几乎是睡过来的。九山的人们在各位族长的带领下,为了给珍珠祈福,全都带着干粮,一步一个头的从九山磕到西安,然后坐在珍珠住宅周围日夜诵经,这都成了西安这千年古城的一大景儿了,也成了朝臣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谈完了说完了,几个老大人就是深深的忧虑,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要是这股影响力总是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总是朝廷的一块心病,虽然这股影响力不会生出什么不利于大魏的事情来,但是不在眼前看着,心里总是不踏实。几位老臣也是知道魏帝心思的,于是就联名上了份折子,请天凤宫宫主来京城养病并弘扬佛法。
魏帝看了这几个老臣的折子,那真是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舒贴,这才是他的好臣子呢,不光每天在朝堂上跟他脸红脖子粗的争吵,每天唠叨着差这差那儿,关键时刻还是能给送个枕头的。魏帝看了折子立刻把几个人招来,仔细的研究一翻,要是以朝廷的名义请珍珠来进京弘扬佛法,那起码也得给人家个寺院吧,可珍珠毕竟是个女子,还有神庙那些不容于世人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又不好真的让她开坛讲经。这可怎么办?
最后几个老臣一合计,现在这百废待兴的时候,大修寺院也是不合适的,珍珠的佛法也不好让她弘扬,要不就把宫里临街的某一处辟为寺院,这样省时又省钱,在宫里添点儿佛像什么就成了。这样既有了珍珠的地方,地方又显贵,一举两得。
六百一十六章 殊途同归
魏帝听了几个老臣的商议,深深的看了几人一眼,他们说的这些,他是举双手双脚欢迎的,没有比住在宫里或者紧挨着皇宫对自己来说更方便的了,但为了防止这是几个老臣测试自己的意志或者什么心思而下的套儿,魏帝没有立刻决定。
对于魏帝的模棱两可,讳莫如深,几个老臣却有些按捺不住了,跟魏帝说了珍珠对南方某些地区的深刻影响力,还有和皇家的深刻渊源,这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在皇上的视线之外漂着,最好的办法还是放到眼皮底下比较合适。
魏帝在综合各方意见,认真分析几位老臣的言论,确定这次不是给自己下套儿的,是真心实意想让珍珠来京城,他们百分百的是为朝廷着想。这让珍珠进京这件事儿,就跟美国参加二战一样,他的利益和那些受苦受难的第三世界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斗争一致,两者因此成了同盟国,他们并肩作战,并不是有共同的理想,是因为他的利益和他们的理想恰巧重合了。魏帝的私心,恒王的情爱,老臣们的谋略算计这时候奇妙的合在一处,这让珍珠进京这件事变得毫无悬念。
魏帝在催促珍珠上京这件事儿上,也不再遮遮掩掩,开始光明正大起来,一旬一封慰问信,半月一个赏赐,一月一道催促进京的明旨。珍珠的身体确实好多了,每天面对着魏帝的三催四请,夜里看着齐誉说不尽的深情缱眷,她知道自己是不得不进京了。原来盼着把鞑子赶走,自己好过几天松心日子,远离名利场,真正的回九山那世外桃源,和恒王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唉——这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真的让人无奈的很。
先不说珍珠上不上京这件事儿。恒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魏帝的视线的,那么她要想和恒王在一起,那就得上京,这件事儿对于珍珠来说,成了就算是魏帝不让珍珠上京,珍珠都得偷偷的进京了。既然所有的因素都决定让珍珠进京,那还有什么可犹豫,可磨蹭的呢,珍珠告诉大家准备进京。
珍珠下定了进京的决心,可时间好像不太配合。此时已经是深秋了。珍珠身体虚弱不可受寒。珍珠身边的人多是南方人,也对北方的寒冷缺乏抵抗力,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和珍珠的身体要求,这段路他们恐怕要走上大半年。那就是说一个漫长的冬季,她们要在路上度过。珍珠想想这种情况就不寒而栗,逃难的经历,已经像身体上永远不可碰触的伤疤一样,深深的留在了珍珠她们的记忆里,因此珍珠给魏帝和恒王同时写信,说明情况,让自己在来年开春儿再上路。
魏帝和恒王看了珍珠的回复,虽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也知道珍珠说的都是事实,从珍珠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之后,她的身体都是他们担心的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