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0名之多。而经过瘟疫和流浪,以及小部分离去的,实际上那时学生总数只有600人。也就是说,这些年来校长长期吃空缺。而最使人寒心的是,那些病死、饿死的同学,政府还曾发些棺材费,并有埋葬费。当年,丢失在山沟里的尸体,又何曾花费过分文呢?这些都被校长全部吞没了。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邱校长名下,还发现几笔巨款,单是每月的利息收入,就相当的可观了。看到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存款,使人想起那些被丢弃在山沟里的学生尸体。校长的贪赃枉法,使学生们义奋填膺。
一场暴风雨过后,学生们有些害怕。学生囚禁校长,有人说这是“犯上作乱”,当时这是很大的罪名。他们心中也是不安。然而没有想到查问校长贪污的案件,出乎意料地顺利。各校的慰问信件陆续寄来,都表示大力声援。这件贪污案已传遍全国,他平时口口声声吹嘘的,什么亲友部长,什么将军靠山,纯属子虚乌有。邱友正贪污的款项,数目实在太大,学生们就向###申请,要求发还给学生,以此作为生活补偿。###立即批准了请求,他们每人领到一笔生活补贴。
大家拿到大笔补偿款,就像禾苗久旱逢甘雨,欢欢喜喜,说说笑笑,乘机去打牙祭。受了那么多年的罪,饿了那么久,到镇上馆子里,有滋有味,饱餐一顿;买套衣裤鞋袜,用来换洗褴褛的衣衫,以补偿长期物质生活的缺乏。得偿多年夙愿,喜气洋洋,一片欢歌笑语。
第二章 求学之路(12)
庆鑫拿到这些钱,在欢庆声中,一颗忠厚善良的心猛跳不止,热泪涌出,思绪万千。他想起,这笔款来得太晚了。那些英年早逝的同学,弃尸荒野,没有坟碑,没有姓名,被野狗撕咬。他们的爹娘还在日夜盼望,等着他们归去呢。他想起,当时国军节节败退,消息传来,同学们绝望地相拥而泣。他想起,每晚饿得不能入眠,饥肠辘辘,眼冒金星。他也想起,每到开饭前,一个个小萝卜头们,拿了破碗,蹲在厨房外边,竖起耳朵,细听里边的动静,然后像一窝蜂,奔涌进去,争食米汤。他也想起,离家受骗,阜阳二十二中的同学,节省馒头,救济自己的情景。
这时,刘重晋来信说:国立二十二中的部分同学,在逃亡之时被日军拦截,留在皖北,遭到敌人封锁,后方接济不上,学生生活艰难。他们每天只有一碗稀饭,饥寒交迫。看信后他不禁掉下眼泪。辛酸的眼泪,培养心灵的美德,经历痛苦磨练的人,才有深厚的同情心。杨庆鑫心中不忍,把钱封好,给几位认识的同学邮去。他觉得别的同学困难,要比他自己更需要钱。
无巧不成书。在艰苦的道路上,开满了鲜花。这却引来一位女学生的故事。此人名叫刘佩兰,收钱人名单中,并没有她。因为,庆鑫那时不认识她,受当时“男女有别”的思想影响,也不能贸然给哪位女子寄钱,那样会引起非议。可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定陶中学上学时,同学刘重晋,大他三岁,仁爱仗义,忠诚老实,在逃避日军的追击时,替小同学背行李。在阜阳时,他给挨饿的同学送馒头。庆鑫与他友谊深厚,给他邮钱去。可巧,他是刘佩兰的堂哥。当时,佩兰父母随军仓促撤退,父女没法相顾。佩兰被隔在敌后,冬天没有棉衣御寒,等到别人吃过饭,她才能借件棉衣,再去吃剩饭。重晋接到钱以后,给佩兰买了一件女蓝军袄,使她有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事后,重晋来信致谢。信中提到买袄之事,也提到佩兰,称她乖巧聪明,成绩优异。几年以后,没有想到一件棉袄,打动她的芳心,改变她做修女的初衷。这位女孩子,后来成为庆鑫的第二位妻子,伴随他浪迹天涯。这是他当年寄钱时所没有想到的。这桩婚事,以后还要详述,这里不多费笔墨。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11月底,###派来马元材先生来接校长之职。马校长德高望重,是研究秦史的泰斗。后来,他作了很多专题报告。有几个题目,庆鑫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如:“父母之爱,昊天罔极”,“敬业乐群”,“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历史讲座,影响学生一生。马校长只管教育,不问财政,学校面目一新,学生们从内心尊敬他。
马校长向同学提出,希望让邱校长出来洗个澡。因为他的派头已烟消云散,脏得不像样子,蓬头垢面,臭气熏人,头发胡子粘在一起,人也瘦了一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如果他逃走了,贪污的钱,就没法全部追回来了。马校长笑了,说:“难道一个校长,连这点信用也没有吗?我权且做个保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