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人也是颇有名气,众相接纳,互通融洽。
高远就任命徐庶为军师,共同管理军政。又任命邓芝为河东太守,参与这一次科举考试的筹划。
另一方面,司马朗匹马返回了许都,马不停蹄就去找曹操。
司空府中。
“曹公,我二弟愿意归降曹公,并自愿为内应,帮助曹公重新夺取河内!”司马朗喜道。
曹操闻言一开始也是大喜,但很快又有所怀疑,只因为事情太过顺利了。
郭嘉进言道:“主公可发兵渡江,若司马懿果然愿为内应,必定会通消息。到时候,真伪可辨!”
曹操是一个有决断的人,这机会可以说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如今一切顺利,说明天助我也。因此,他作出了决定,火速进兵孟津。
“本司空新练的五千虎豹骑全部带上!”曹操大手一挥,“这一次,让高远的“狼”骑,知道知道本司空“虎豹”的厉害!”(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曹操不好骗
公元202年七月,与袁绍中原对峙的曹操,感到进攻高远的时机已经十分成熟,于是命曹仁镇守官渡,曹洪聚兵虎牢以为后援。
而他自己,以贾诩、郭嘉为军师,程昱、荀攸为谋士,夏侯渊、夏侯惇、许褚为大将,李典、乐进为前锋,又有夏侯恩、曹纯等人,起马步兵五万,进兵孟津。
这一次的兵力,却是失去了往日的兵力优势。但是曹操却是想,往日里有优势总失败。这一次虽然没有兵力优势,但是司马懿这个内应,反而会获得胜利。因此,此次出征,决定点在司马懿,不在兵力多少。
并且,他这一次,可是将自己新建的五千虎豹骑拿了出来,就是专门对付并州狼骑的。
曹操正在整军备战。
河内郡,州牧府,议事厅。
高远放下手中的情报,道:“特情卫密探传回消息,曹孟德已经离开了许都。看来,咱们的曹公这是打算亲自来进攻了。”
他欣慰军情及时传回的同时,对于曹操亲征,又有些担心。
曹操可不是好骗的。
这一仗到底该怎么去打,必须要好好研究研究。
“二位军师可有谋略?”高远不免问道。
曹操只以为司马懿是内应,这才敢于进攻高远。这一仗,全系在内应身上。而对于高远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司马懿仔细斟酌的时候,徐庶进言道:“主公,曹孟德会怎样运用内应,是这一战的重点。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让曹孟德更加坚信司马军师已经叛变了。”
司马懿闻言十分尴尬。
高远微微点头,心说徐庶说的不错。此事还需将计就计,现在想的太多也没用。他便问道:“元直,以你看来,如何坚定曹孟德之心?”
徐庶抚须笑道:“这事情也简单,可让司马军师手书送去给曹孟德。司马军师就说:会压一压孟津的战报。并催促曹孟德,火速进兵以防有变!”
高远连连点头。这孟津渡口是一定要让出来的,不然曹操上不岸,河中是难以全歼的。而徐庶此计,又能顺理成章让出孟津,又能让曹操以为发挥了司马懿的作用,一石二鸟,确是妙计。
于是乎,高远便让司马懿马上写信。
司马懿这边提起笔,一挥而就。然而高远看了看后。感到写的不好,原来这信里,没有提到高远只字片言,他摇头道:“仲达,这不行。曹孟德多疑,你这信里应该提一下我,最好骂一骂。”
司马懿尴尬起来,他不是不想写。是不敢写。不过在高远的促成下,他只好另写了一份。
同时。高远另去军令给阎柔,军令大致意思是:当曹操渡江进攻孟津的时候,全力抵抗一下,便择机向河内郡城撤退。
一日后。
洛阳城外,黄河南岸,曹军大营。中军大帐。
曹操高居帐上,帐下文武侍立,他皱着眉头,看着司马懿加急送来的战报。当他看到信中司马懿大骂高远卑鄙无耻,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时候,深有感触的点头。他能从书信之中,看出浓浓的狡兔死走狗烹般的怨恨,从而疑心大减。
曹操看完后,扬了扬手中的书信,便传诸人阅览,道:“司马仲达作为高孟严的军师,会压下战报,我军趁机猛攻孟津,打高孟严一个措手不及。”
大战一触即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统率,战略意图,战术运用要明确。因此,曹操随后问道:“你等对此战有何看法?我方又怎么运用好司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