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翰的噩梦(第1/2 页)
听着李洵阳的问询,李翰缓缓说道“那日,关先生讲述完凉州大战后,口中不停叹气…”
“那关先生认为此战骑兵大损便是因为方灵诗的父亲没有思虑清楚,说若是那方子安没有催促我爷爷下命令,便不是这般结果了…”
“如果方子安的计策中,有考虑这般结果,也不会让数千骑兵魂埋峪口峡了…”李翰也是颇为惋惜的说道。
不过,李洵阳听后却是直皱眉头,暗自想着那关老先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做为一军之帅都不能考虑全面,何况一个参军?
李翰接着说道“关先生说出了自己的浅见,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全力击杀蛮兵,若是安排投掷手只投掷部分落石,及弓箭手一旁辅助,只要几轮下来,将前方蛮兵杀死,那后方的蛮兵见有埋伏,自然会退却,而说不准因此蛮军因担心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从而停止战争…”
“这样,或许那些骑兵能全部活下,而战事也会停下,可谓一举多得!”
“呵,荒谬,可笑至极!”李洵阳听罢便冷笑着骂了句。
虽然对于军队来说,骑兵是战场利器,既能快速冲向战场,而后也能迅速撤退,但最大的弊端也是打造一支骑兵耗费颇大,不仅要在士兵中百里挑一,更是要不停磨砺,相互配合,才能成为军队中的王牌。
“这关先生不在战场,怎能知道战场瞬息万变?如此轻率便下结论,我看其倒也只是徒有其名罢了!”李洵阳愤然说道。
李翰听着李洵阳的观论,眼神中露出一丝敬佩,点点头,说道“阳兄所言非虚,那日方灵诗也是这般说那关先生荒谬之极…”
“方灵诗当即反驳说若不是情况万分紧急,那蛮兵似有逃脱之迹,其父也不会恳求爷爷下令了,毕竟那场战事拖的太久了,军队粮草所剩不多,实在难以坚持,所以其父也是抱着悲痛的心情才下次决定的,万幸的是,自然是蛮国请求议和,才换来如今太平!”
“可是关先生却并不认同方灵诗所言,他自说自战事后,朝廷每年都赐予金银财物给那蛮国,说这乃是大华朝的奇耻大辱,方父因此还胜任兵部侍郎,但那些死去的士兵家属颇有言辞……”
“方灵诗听后,直骂那群人愚昧无知,说那些战死的士兵为的便是百姓安居,如今这般对朝廷的决策感到质疑,这是大华朝的不幸,更为死去的士兵惋惜。”
听到此处,李洵阳倒是对这方灵诗有了兴趣,此女言辞犀利,对事情的看法也是极为通透。
李翰接着说道“那关先生见方灵诗怒骂着,也是吹胡瞪眼,准备反驳方灵诗,可这方灵诗先行开口,骂那关先生迂腐至极,根本不懂国之社稷,对于战事的看法一窍不通,只会坐井观天,并说其在书院教书育人乃是误人子弟,这是香山书院的可悲之处!”
李洵阳听到这,放声大笑,自己是认同方灵诗的说法的,那关老先生却是迂腐至极。
李洵阳暗自想着,只能说这是这群庸儒通病罢了,自认为会教书育人,懂得伦理纲常便高高在上,对自己不中意之事侃侃而谈,贬低他人。
“我却认为那方灵诗没有错,说的都对,那关老先生一叶障目,看不清本质,非要将罪责推至某人身上,以展现其大儒风范,我且看,都是群道貌岸然的庸儒!”李洵阳眼神凌厉的说道。
他这一番话,也将李翰和林逸二人听呆了,想不到李洵阳竟然和方灵诗有着同样的见解。
李洵阳见二人呆愣的眼神,问道“那接下来呢?如何了?”
李翰叹了口气,说道“那关老先生被气的当场晕了过去,沈院长一来,听闻过后,也是这般夸赞方灵诗,并当场辞退了关先生,并请其任作书院的先生…”
李洵阳这才将此事了解清楚,又接着问道“这方灵诗倒不像个不明事理之人啊?为何你会这般惧怕她?”
李翰半晌都未回话,只见着林逸一旁偷笑不止,咳嗽两声,说道“接下来我来说吧,嘿嘿…”又看了眼李翰。
“这大傻子,能去香山书院都是护国公求着沈院长才进去的,沈院长也是念及护国公为国操劳,戎马一生,故而答应下来,并定下半年之期,若是倒是他不能通过书院的测验,便要退学。”
“而这大傻子也是不走运,便被分到了方灵诗的书堂中,那方灵诗自从成为了先生,对着学子极为严厉,每日卯时便行至书院,若是有迟到者,便罚抄论语一遍,每三日一小测,十日一大测,若是不能通过者,便要脱光上衣在学院中跑上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