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e Worker)这个词是由彼得·德鲁克在1959年《明日地标》(Lan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所发明的。知识工作者可自行掌握“生产工具”——知识,但知识却是必须终生学习才能持续拥有的。为此,学习已成为知识工作者一生中最重要的工具。
然而,知识工作者只是成本中心,而不是绩效中心,有绩效的是“企业”。因此,知识工作者既是老板的雇员,也是雇员的老板。正因为如此,知识工作者必须了解企业的需要,但企业也必须了解知识工作者的需要、要求及期望。
德鲁克回答他人“历史上最成功的领导者是谁”的问题时,他指出:“就是4 700年前或更早时,第一次构想出金字塔、并史无前例地设计与建造金字塔的那位埃及人,而且这是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年代里完成的。”
事实上,“知识”社会的本质就是流动性,也就是说,知识工作者的流动性是必然的、而且是快速的。理由是他们都拥有“生产工具”,而且能自由地转移到有效益最高、成就最大、晋升最快的机会的任何地方去。(看看高科技、网络公司的人才流动即可窥知一二。)
身为知识工作者应建立有用的资料库,因为资料要成为信息,必须能被重组且应用在工作上,更重要的是在决策时用得上。像过程成本的核算,包括从供应商工厂里的机器,到商店里的收银机,是沃尔玛迅速发展的原因。它使人们摒弃了大量的仓库和大量的文书工作,使成本减低了1/3。
因为企业运营是为了创造财富,而不是为了成本控制。为了达到此目的,经理人需要具备充分而有效的信息。丰田就是一个极佳的实例,它了解且管理了它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成本,它的供应商和经销商都是供应链的成员。透过这个网络,丰田掌握了从制造到销售的所有成本,使之成为一个成本流(Cost Stream),将注意力集中于投入少而产出大的地方。
中国大陆正快速迈向“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管理这种新型的网络社会需要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技术以及不同的态度。例如,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顾客”,而非自己的“产品”。
身为知识工作者的经理人需要四个判断工具:基础信息、生产力信息、核心能力信息以及珍贵资源的分配信息,以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必备的判断依据。而更高的领导者更需要恪守六条守则,否则可能一事无成。守则一,需要做些什么?守则二,集中力量做必须做的事。守则三,别把赌注压在自以为已有把握的事情上。守则四,一位有效能的领导者从不进行微观管理。守则五,一位领导者在组织里没有朋友。守则六,你一旦成为领导者,就要停止公开活动。
序言(3)
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大陆是个世界工厂,惟独德鲁克认为中国未来将是“全球服务市场”。他同时大声疾呼全球四个新市场已到来了:第一,通往新市场最快速的捷径是电信与信息;第二,环境新市场,包含水与空气净化设备的市场、农业生物市场和能源市场;第三种市场根本就不是新市场,如基础建设,尤其是大型运输系统如公路、铁路、桥梁、码头及机场;第四种市场,它是由人口统计学创造的市场,包括人寿保险、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等。
世界的经济形式已在转变,据统计,目前传统的商品贸易仅占一国贸易的1/3,其余2/3都是服务业型贸易,而跨国投资的行为,也渐渐转向由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盟”来进行。中国将是未来的主角之一。
为此,零售业的信息革命,顾客已不需要费事寻找销售员或店员,因为他们一走进商店就知道商品在哪儿,颜色、型号、价格为何,也就是说:“服务就是提供信息。”
沃尔玛的真正成功,大部分则归功于它对零售的新定义——“与其是商品的流通,倒不如是销售的流通”。这个概念把从制造到销售的整个流程结合起来,而这整个理念的基础,是建立在“立即反映客户购买的真实情况上”。这样的变革让沃尔玛得以裁减了3层仓库与传统零售业1/3的成本。
宜家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它开创了“北欧设计+当地风格+就地制造+现地配送”的产销方式,更把这种设计中心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宜家之所以能够物美价廉的主因,是它了解到家具制成品的成本,有一半是用在最后的组装上。如果每个部分都经过精密的设计和制作,再附上清楚的说明书,连不懂机械的人也可以自己组装,又可增加乐趣和成就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