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着整个新安江电站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们三个人深深感到肩上压着这担子的分量。
周恩来总理接着又说:“新安江电站是全国的重点,以后水泥一定要保证质量。”
刘秀峰最后做了明确的表态:“今后新安江电站需要的水泥保证保质保量,按时调拨。”
潘圭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新安江的建设情况,在谈到一些专门的技术名称时,周恩来总理还详细地询问和亲自做着笔记。
周恩来总理接见潘圭绥等三人从上午9时开始到下午3时结束,共花了六个小时。周恩来总理中午还和潘圭绥一起共进午餐。原来潘圭绥打算是进京接受批评的,哪里想到批评的字一个也没听到,总理抽出了那么长的时间,谈新安江电站工程的百年大计,谈质量,细致到调度水泥为止。在告别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还和潘圭绥约下了要去新安江工地视察。
25天后,周恩来总理风尘仆仆地赶到新安江工地。1963年,周恩来总理又在水利电力部《请求批准新安江水电站为对外展览项目》的报告上做出:“拟同意,即送富春、震林、一波退水电部即办”的批示,新安江水电站的模型当年参加了巴西综合性经济展览会,显示了新安江水电站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建设的26个水电站,其中容量在60万千瓦以上的大马河、黑山峡、三门峡、刘家峡、八里胡同、五强溪、丹江口、万家寨和新安江九大电站更是令世人瞩目。这分布在东西南北中的26颗明珠在中国工业起步发展的征途中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
这26颗明珠,是在毛泽东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状态的背景下诞生的;这26颗明珠,是在毛泽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的背景下诞生的;这26颗明珠,也是毛泽东在与西方列强试比高低的豪言壮语中诞生的。毛泽东当时一心追求高速度,他的强烈愿望是尽快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尽快超过欺侮我们的西方国家,尽快使人们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没有错。但脱离实际的三年高指标、高速度严重地违反了经济建设规律。在大跃进的旗号下,更使这些离开故土的水库移民饱经饥荒的煎熬。特别是新安江水库的移民,采取搞运动的方式,提出“多带好思想,少带旧家具”,“行动军事化”。移民处于“无产”和“无序”的状态,带给新安江人的灾难更是深重。
1.淳安移民第一村(1)
我的故乡在淳安,新安江水库移民大部分在淳安。
故乡情使我立志要找到淳安移民第一村。
据《淳安县志》记载:“1956年11月,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36户,170人首批迁移桐庐县横村乡柳岩村插队安置。”据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安江水库移民纪实》:“1956年10月,新安江水库迁移移民试点开始,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28户,125人被列为转迁移民试点村。”尽管历史记载的数据可能有出入,但芹坑是淳安移民第一村是确定无疑了。
2006年9月,我在桐庐县横村镇的民政助理员陪同下,来到柳岩村找到了原村党支部书记朱日华。他今年80岁,患了老年痴呆症,很多事都忘了。他只说:“我们是港口区向莘乡朱家村移来的。1957年10月来参观,1958年春节到这里过年。”
我又到柳岩另一个自然村,找到了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庆,他今年68岁,谈起移民就好像昨天的事。他说:“我们老家东铜官就在现在新安江大坝坝址边上,是为腾新安江电站建设工地而提前搬迁的,本来移到白沙,后来有老人说,大坝下面太危险,坝倒了就没命了。结果就要求搬到这里来了。我们1956年9月开始准备,10月搬家,一家一条船,农具家具装上船,在桐庐卸下船,到安置点,路也不要走多少。只要你愿意搬,家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带。后来淳安移民的人都羡慕我们说:‘铜官人搬家连石头都搬走了。’实际上,也不是像他们那么说的。我们搬来时移民房还正在建,开始在老社员家里住,过了两个月就搬进去了。房子也全是泥木结构的平房,房子的泥墙下面几板墙夯得还严实。为了赶进度,上面二三板泥墙就用脚踩了,像鸡窝煤饼一样松。房子的质量挺差的。那时规定一家八个人以上三间平房,一共90平方米。一家八个人以下,只有两间。移民总是艰苦的,比当地人要苦。”
当时的我是急于要寻找淳安移民第一村,就问:“淳安芹坑村移在哪儿?”刘国庆说:“现在我们横村镇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