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页)
将他们送到解放区去,那里天地广阔,也适宜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瞿母慢条斯理地说。
立华心里犹豫着。
“我知道你难呀。依你这样的身份做这样的决定……我说的,是我这老太太自己的意见。”
“可这一路上,军队设了很多关卡,是不是太危险了?”立华抬起头。
“如果你只是担心这个,那你就放心,我们有内线关系,也有专人接送。你妹妹有意思,还拿来许多首饰,其实用不着……”她从桌上取过手绢包,“你拿回去吧,路上都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已经送过去上千人了,都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不,真要走的话儿,让她带上吧,这丫头什么也没拿。”立华的口气软了下来。
“在那边做文工团员,都是供给制,也不需要什么……”瞿母从首饰中取出那对翡翠耳坠,“至少,这个你拿回去,那年你去苏联,瞿恩送你的,留个念想吧。”
立华接过,闭上了眼睛。
“人去物留。你不知道呀,我那儿子他不会表达,他只会工作,拖着条伤腿要去码头送你。我拦住他,问他,儿子,你真想找她做你的媳妇?他点点头。我又问:你们能说开吗?他摇摇头。我说,你呀也真是丈八烛台,只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我就从耳朵上取下了这对耳坠,我说,你自己要是说不了,就说是我做妈的送她的。你这么一说,哪个姑娘都听懂了。是不是,立华,你当时懂我的意思了吗?”
立华苦笑着点点头。
“那就好,你还能把它保留到今天,也算是有情有义,何况你还把他的孩子带那么大了,立华,这就是我们两家的情分呀!甭管什么时候,也甭管地覆天翻,这情义都无价呢!”
“瞿妈妈,你别说了。秋秋,你出来,姐问你几句话。”立华对里屋的秋秋说道。
秋秋从屋里走了出来。
立华严肃地看着秋秋说:“立秋,你真的想好了?”
秋秋坚定地点点头。非*凡#论*坛
“那你去吧,我来时就没打算能把你带走。咱杨家兄妹都一个种性,我也曾拉过立青,结果……”说着,立华摊了摊手。
“立青可是四野的名将了。”瞿母道。
“是呀,我知道我当初很愚蠢,以为可以代替自己的弟弟选择他的理念和道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选择了道路,也就选择了我们个人的命运,没有人可以脱离潮流,没人可以!”
说完,立华面对瞿母和秋秋惨淡地笑了。
美国年初批准的军援到了年底才到,可数量还不到许诺的一半,而蒋夫人近来在美国受到的接待也是相当的低调,不仅完全不见了六年前的热情,甚至有点故意给夫人难堪。立仁对当下的形势有着清晰的判断,这也使他更努力地把自己手上的任务做好。
“所以,局长,请转告你们的海军桂老总,海军一定得拿出你们最好的舰长和最好的军舰,全力保障此项特殊运输任务。事关我们大家的未来。”立仁在航运办公室内与航运官员会商的时候说道。
“我明白,首先我得让我们舰长熟悉一下上海去基隆的航线,另外考察一下装卸货品的锚泊位置。”
“那就好,舰船停泊地点离央行越近越好。”
那次会商之后的一天夜间,中央银行上海金库四周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官兵。立仁与吴融在金库官员的引导下来到金库厚重的铁门前。
官员一边开门,一边报告着:“中央银行的储备黄金全都在我这个库里,共有两百七十七万两。”
立仁厉声说:“我们不管账目,只负责安全转移。账目错了,杀你的头;黄金丢了一块,杀我和吴师长的头,无粮不聚兵,这批黄金将是我们在台湾的立足之本!”
厚重的铁门轰然打开,黄灿灿的金光映亮了众人的眼睛。
“吴融,就是丢了你我的命,也得把它们安全地转送台湾,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金子,堆起来得有一座小山呢!”立仁眼神中透着惊讶。
董建昌的轿车停在他的豪宅门口,他下车进院。杨廷鹤正闲着无事,董建昌大步流星走过来,一边拱手一边说:“哎呀,杨老先生,新年好啊!”
杨廷鹤也拱起手:“喜事,老董回来了,怎么样呀,你不是在南京开会吗?”
“不知您问的是哪方面?”
“徐蚌完了吗?”
“也就这一两天了吧,杜聿明被围困在了陈官庄,最后的十七万人怕是也保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