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老杨头凑上去,看了一眼,说道:
“石涛,山水图。”
“嗯,好东西啊,保存的也很好,这幅画《大风堂书画录》、《石涛研究》都提过,据记载尹简堂收藏后就不知所踪,市面上倒是见过清末的仿作,甚至有人说这画是杜撰出来的,没想到真画在这里。”
“你们看,这里还有尹简堂的鉴藏印。”
常老拿着放大镜又仔细看了一会,直起腰说道:
“石涛的画师法自然,描写自然,山水画粉本多是黄山奇景,他写黄山的皴法,力求和黄山岩石层的构成形态相似。黄山多松树,千奇百怪,因此石涛画松,有种种特殊的技法,深得黄山松的神态,和梅清画松,堪称“二妙”。黄山奇峰耸秀,多云海奇观,所以石涛最善画云山。且石涛构图善于“截景”,结构有意好奇,巧拙相生,粗细互换,给人险绝之感。石涛认为画开始于一画,终于一画,他勾岩石的轮廓线,用笔极粗,而在画苔草剔芦苇时,用笔又极细,粗细两种用笔的对比相差很大,但极生动。勾山画树时,都用逆锋来表现,富有古拙的趣味。石涛墨法独特,故能把山川氤氲的气象表现的很充分。他喜用生纸或高丽纸以湿笔作画,使渗化作云烟缥缈的形态,没有明显的轮廓。或者用淡墨勾轮廓未干,就用墨或花青水染,利用它的模糊来表现山川的氤氲气象。这些特征都可以在这幅画上找到,是真迹无疑,还是一幅精品。小钟啊,你这压轴拍品我可要截留了?”
“呵呵,常叔,这画是吴迪从一方砖砚里取出来的,这趟专程过来就是给您老送画的。祝您老身体如这山、这松,永远不老。不过,说好了,下个月您老请酒我可空手来了啊。”
“好好,空手来,到时候全家都过来,我不让孩子们办,就我们一帮老家伙聚聚,到时候你们小家伙也聚聚。哎对了,那砖砚带了吗?看看说不定能知道这幅画的出处。”
吴迪连忙从背包里拿出两块砖砚,常老一看,叹道:
“张廷济?好东西啊,小吴你怎么舍得把它毁了?”
“在桌上放着,不小心弄掉地上了。”
常老摇摇头,想了想,又忍不住说道:
“小吴平常玩不玩古董?”
“不玩,这就是买来送礼的。”
“哦,那样的话就没什么了,要是收藏,可要让小棋教教你,里边有很多门道。当然更欢迎经常拿东西来给我们这些老家伙看,老杨,这砖你看能不能修复?”
“没问题,放这吧,你们聊,这画要赶快处理一下。”
“哈哈,这是老杨在赶人了,也罢,我去睡觉,三个小家伙你们是走还是留?”
钟棋叫起屈来,
“我们还都没吃饭呢!”
第二十一章 杨烟缁
问明院子可以随便转后,吴迪和欧豆豆从前院开始参观,钟棋直接表示看伤了;瘫在客厅等饭。
大门处是一个砖瓦结构的读力照壁,吴迪老家一般叫做影墙,那是过去大户人家才会有的东西。照壁中间,镶着一块松鹤延年的瓷板画,虽然有点俗,但是应景。照壁两边各有一个大缸,里边养着几条金鱼。像这种宅院,一定有风水高手看过,吴迪不懂,也不在意,不过他看了那两个大缸一阵,觉得这个两个大缸应该不简单,但是再让他多说点什么,就不是目前他古玩白痴这个级别能够知道的了。
照壁后是第一进院子,院子的中庭有一颗不高,但很大的树,枝叶几乎覆盖了整个院落,估计是盖房子时就有的。第二进院子主要是水,一条小溪从堂屋的房后流出,蜿蜒穿过院落内的假山、木桥、小水池,从另一个方向隐入屋后。院子里没有高大的树木,几乎都是花,各种各样,有不少蝴蝶、蜜蜂在其中起起落落。
沿着小溪走到屋后,眼界豁然开朗,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花园。吴迪除了吃惊就是感慨,世人都说神仙好,哪知权力让仙倒啊。
吴迪大概打量了一下,发现这个地方本就是半山一个缓坡,经过平整,再向山体里深挖了一部分,就势建成了这处宅子。屋后不远是一个狭长的小湖,稍远处内收,连着另一个水潭,像一个长着大扁肚子的葫芦。山壁处,一道半尺宽的小瀑布急坠数米,撞在山壁上数块突出的岩石上,飞溅成阵阵水雾,洒入水潭。
小湖上有亭子,葫芦收口处有桥,站在桥上,可以享受水雾的洗礼。再打量四周,奇石、草亭、回廊、异树,错落有致,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出这地方出自大师手笔。
吴迪转了一圈,用了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