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三个孩子站在门口,乖乖地一一喊人:“大姑、二姑、三姑好!”
李夏芬对着三个孩子笑了笑,点了点头,说了句:“好,三个孩子长大了!”
李春芬斜了眼,睥睨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即冷冷地“嗯”了声,随即偏了头,问李大柱:“大郎今年就要下场子了,准备的咋样了?”
李大柱笑着回道:“他在学院的先生,说他功力够了,就是不知这气运如何了。”
这语气里满满的肯定,在场的人谁都听得出来。
李春芬听了这回答,笑弯了眼,对着李大柱态度更是亲切,“大柱,还说啥气运不气运的?大郎那脑子灵活的,爹以前就老和我念叨着,如今连学院的先生都说这话了,那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儿?对了,我这几日给大郎扯了几尺布,回头你去我那儿拿了,让弟妹给大郎做件褂子,这都要考秀才的人了,哪儿能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
冬至拉了二郎和三郎的手,想将他们拉出去。这个地方,她不想待,越呆下去,对二郎和三郎伤害越大。
这时,坐在一旁的李秋芬大嗓门地喊他们:“站那儿干啥?多日子不见了,也不晓得过来给三姑我瞧瞧?二郎三郎,冬至,过来!”
李秋芬这大嗓门一出,立马将李大柱和李春芬的声音给压了下去,瞬间,屋子里的人目光全聚集到了她身上。
☆、97。第97章 会客2
“三姑!”三郎甜甜地喊了一声,几步跑到李秋芬面前,扑到她怀里。三郎也跟在他身后,走到李秋芬面前。冬至见他们两人都过去了,也跟着走了过去。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三姑对他们还是很好的,就是说话直了些。
李秋芬一只手抱着三郎,另外一只手拉住站在她面前的二郎,将他拉近了,仔细瞧了瞧,见二郎又长高了些,心里高兴,不过面上却是责备地看着他,说道:“这都多少日子没见了,就不想三姑?进来了也不过来让三姑瞧瞧,咋地,如今去村学读书了,就瞧不起我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三姑了?”
被李秋芬这么一责备,二郎讨好地笑了,“三姑,你咋说这话?我哪儿敢瞧不起你啊?我这才上了几天学,大字都不识几个呢。再说,这读书就要懂礼,书读得越高,不得越发敬重长辈啊,三姑,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三姑三姑,三郎可学了不少字,回头写给你瞧瞧!”扑在李秋芬怀里的三郎,仰起头,信誓旦旦地说着。
李秋芬被他们的话逗乐了,她笑着点了点三郎的额头。几个孩子聪明懂事,她那个老实的弟弟性子也好,所以她一直与李小柱一家亲,与她哥李大柱家关系就冷淡了不少。
李春芬听说二郎和三郎都进了村学,惊讶了,“二郎三郎进了村学?这束脩得不老少银钱吧?这事儿我咋没听说?”
李大柱之前就知道两个孩子被李小柱送到村学里去了,以往家里只有李大郎一个人读书,这也是他一直暗自得意的事儿,如今李小柱家两个儿子都读书了,外人看来李小柱比他还有能耐,他这心里是咋想咋不舒坦。如今,他这大姐竟是在意这,这可不是件好事儿。
“前几日,小柱刚将这两个孩子送到村儿里的私塾去了。这小柱,也是有能耐,心也大,这是要将两个男娃都供上了,就是不知晓是哪儿来的银钱。听说他丈母娘前段日子来了,带了不少东西过来,想来,也拿了些贴补吧。”李大柱头歪到李春芬面前,笑着“解释”了一番。
李春芬原本听说两个孩子都去村学了,心里开始盘算着得花多少银子。这小柱分家,除了田地,啥都没分到的事儿她是知晓的。这么短日子就有这多银钱,可就不一般了。所以她才起了打听的心思,想着细细问问三个孩子。
可李大柱这么一说,她又熄了心思。小柱没啥能耐,这辈子也就在地里刨食了。他这银钱,八成是他那丈母娘塞给他的,想来也没多少。这要是他想供个读书人,那还有些眼界,可惜,就这么点银钱,还想供养两个读书人,这到头来还是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小柱,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李大柱这话,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李小柱是个没出息了,又爱逞能的人,还吃软饭,这话不仅李春芬能听出来,二郎和冬至也能听出来。
“大姑、大伯,我哥和三郎去村学里可没花多少银钱。自从分家后,我爹可是每日里没日没夜地编箩筐,我娘也是每日绣帕子,没一刻清闲的。没法子,见他们这苦,我们几个也开始学着编了些小件什卖,跑了好几趟镇上,也换了不少铜板呢!外婆前段日子来了,带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