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过那时候离过年也没几天了,你爸的意思是干脆放到年后来处理。”
“嗯,这个决定不错。”胡文海大点其头,他订的这批设备相当重要,年前工人心思不在工作上面,说不定就会出点什么纰漏。胡解放虽然经营能力不足,但作为一个管理者经验还是丰富的。
“初八上班的话,这批设备安装可是个麻烦事。”胡文海摸着下巴,露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美国人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就怕咱们的工人水平不够啊。既然陆叔叔是做自动化研究的,你看能不能请他帮忙指导一下这些设备的安装调试?也不要他白做,咱们可以多给点报酬。”
萧野芹疑惑道:“美国方面不是有厂家来负责安装?”
“那我们自己也要把技术掌握了啊!”胡文海痛心疾首:“如果什么都指望美国人,最后是要吃亏的。真的设备出点什么问题,美国厂家来修的话咱们不仅要给佣金、出差补贴、包往返机票,还得当大爷似的伺候着洋鬼子,哪有中国人掌握技术舒服?对吧?”
“哦,这倒也是。”萧野芹点了点头,也是深有同感。虽然已经改革开放而且中美建交十几年,但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教育还是深入人心的。
“行,那我就和你陆叔叔商量一下,看他有没有兴趣。”
萧野芹看起来倒是不担心陆应龙会拒绝,陆家的经济情况明摆着,有能凭自己本身赚外快的机会,想必他是不会放过的。
“不过儿子,你进口的这批设备究竟是要做什么产品?到现在还谁也不知道,我怎么和你陆叔叔说啊。”
“也是。”胡文海咂了咂嘴,想着点了点头。考虑到既然伊拉克人的大单军购已经十拿九稳,这时候再公开这个项目应该不是太过危险了。
“妈,你听说过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吗?”胡文海轻轻的掀开了谜底。
第一百一十五章聚餐
转过一天就是除夕了,这年前最后一天照例是干不了什么工作的,也没谁还能在这个时候保持完整的工作状态。
只要是个中国人,在这一年一度的日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年味就开始从里到外的散发出来。
绣城里有的人家等不及就已经开始享受过年的味道,大白天里,就能零零星星的听到一阵阵鞭炮或者礼花的声音。
八十年代的物资总体上已经告别了匮乏的阶段,尤其是以工业为主的绣城,工人阶级们虽然发不了财,可也绝对饿不到肚子。
不管企业的效益如何,每个月一百块钱左右的工资,那是绝对不可以短缺的。积攒下来一年的财富,在过年的这段时间里,开始如同洪水一般流动起来。
可即使如此,市民们个人的消费能力依然是有限的。至少在八十年代,企业仍然是拥有强大社会活动能力的组织。
为了行使好这种企业办社会的身份,胡解放可是一早就活动开了。别的企业都是用自己的产品和其他单位换,换副食品,换布料,换各种各样的福利。总之企业能换到什么,那多半员工过年就会发什么福利。
可新生的新科工厂却没得换啊,因为它生产的主要产品现在是拟真机,这东西除了空军院校哪个单位还会再要。
可是不要紧,这每年好像过年关一样头疼的事情,对今年的胡解放来说就不是问题了。原因很简单,“老子有外汇!”。这么一句话扔出去。如今的中国什么买不到?
米面粮油那就不用说了。反正新科工厂今年的员工只剩下了一千多人,每人按照两个月的家庭口粮发就是了!事后一算账,胡解放囧囧有神的发现,竟然连一万美元都没花掉。
总感觉有点没发到位的胡解放,干脆大手一挥,从市无线电三厂又买了八百台录音机。足有一米长、二三十斤重的大录音机,市面上根本就是供不应求。过后一算账,竟然还是没有花到三万美元。
怎么办?胡解放也是这几年受气的厉害了。往年过个年,真不知道有多难。他这个做厂长的,那就和过年关的杨白劳差不多。
如今,可算咱们翻身做主人啦!花钱怕什么?富贵而不还乡,岂不是如锦衣夜行?
花!而且还要花出个样来!
最后胡解放拿出来的东西,也真是震惊了几乎整个绣城的街头巷尾。
这大冬天的年月里,胡解放竟然找到了一个铁路局方面的白手套,从南方运了一千多颗西瓜回来!
想想看,已经吃了足足一冬天不是白菜土豆就是肉的东北人,当外面下着雪的时候。家里烤火吃冰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