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全集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漕运难行,再怎么说也不能看着北京缺粮,于是,反对者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道光五年秋,陶澍赴上海,会同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设立上海海运总局,招商承运,为此开出了优厚的运费和免税等待遇:如商人装载茶叶等货物和漕粮的比例按三七开,三分带货免税;而且,他还宣布漕粮全交商船承运,政府不派旗丁押运。这主要考虑到这些押运军人不识海路,怕他们晕头转向瞎指挥。

消息传开,商船船主们欢欣鼓舞。当时,东南商人每年从宁波、上海出发,北上天津、东北贩运茶叶和布匹,回程时载回大豆、小麦等物,这条航线正好与清政府所提供的运送漕粮的线路吻合;水手善于利用季风,在航海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每年往返于南北的沙船的失事率仅为百分之一,远低于运河漕船的失事率。

而且,当时沙船每年前往北方时,由于装载的茶、布之类商品重量不足,不得不用石头压舱,来保持船只行驶的稳定###。如果装载漕粮,既可以此压舱,又不影响茶、布的贩运,还能得到清政府的运费。所以,船主踊跃申报,争先恐后,陶澍很快雇得沙船一千余只。

由于待运的漕粮有一百五十余万石,所以,拟分两次运往天津。道光皇帝十分重视此事,重新任命了验米大臣,前往天津与直隶总督共筹收兑事宜。一时间,南北并举,声势浩大。江南提督、山东登莱镇总兵、天津镇总兵沿途布置警卫事宜。其实,北方海域并没有海盗出没,如此布置无疑显示了国家对海运的相当重视。

六、海运皇粮(6)

道光六年(公历1826年)二月下旬,第一批漕粮130万石装载完毕,船队举行了盛大的出航仪式。陶澍设宴款待商船首领,祭告了海神、风神、天后各位神灵,然后千船扬帆,鱼贯出海。当时江澄海明,旌旗飘扬,颇为壮观。

此次海运,只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第一批漕粮便运抵天津(运河漕运正常情况下需四五个月),比照老规矩,清政府划出了一定额度的“耗米”,但颗粒未损,所有“耗米”全归船主。船主本想在天津卖掉这些“耗米”,由于此次海运省心省钱,道光帝心情格外开朗,闻讯立即指令政府按价收购,以便让船主赶紧到东北进货,然后尽快赶回上海运载第二批漕粮。

清政府收下“耗米”,一共向各船主支付白银20万两,船主点清现银,喜出望外,连东北的大豆生意也撂下了,立即驾船南返,运载第二批漕粮。截至四月三十(公历6月5日),第二批漕粮抵达天津,提前完成漕运任务。此次海运南漕共雇佣商船1562只,运漕米163万石,颗粒无损,不溺一人,这在清代漕运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

海运优于运河运输是显而易见的,突出表现就是海运的运输速度快,周期短,漕米米质也能保证,米色晶莹,损耗也降为最低;加之不经层层关卡,官吏也没有了盘剥中饱的机会;雇佣商船承运,节省了漕船的建造、维修、管理费用,其最终成本大大低于运河运输。据说运输成本仅是河运的一半稍多。

海运南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绝不仅仅意味着运输途径的改变,而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举措。当时学者魏源指出:“三代有贡道,无漕运;汉唐有漕运,无海运;元明海运矣,而有官运,无商运”。也就是说,漕运之举,起于汉代;海运漕粮,起于元明;而以商船海运漕粮则是道光朝的创举。这是体制上的改革,引进商品经济成分和市场运行机制,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官府垄断漕运的惯例。

道光皇帝对此次海运结果十分高兴。

琦善、陶澍分别受到嘉奖,力倡海运的英和获赏紫缰(马车使用的紫色缰绳。当时,官员上朝坐马车,车的样式一致,又无车牌号码,白天从车的缰绳,晚上从车上挂的灯笼来识别车主身份)。

当然,道光帝也没忘了表达对神明的感激,他亲笔写下了“安澜利运”、“宣仁利涉”、“湉波济运”三幅字,让陶澍制成匾额,分别送给天后庙、风神庙、海神庙。

但是,此次海运南漕,叫做“试行”,仅海运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仓四府一州的一年漕粮。虽然成功,却放弃了。陶澍本拟趁热打铁,奏请将苏州、松江、太仓的漕粮永归海运,被户部阻挠,未获采纳。道光七年,运河疏浚完工,勉强可用,于是又复河运,仅采纳陶澍建议,革除了一些陋规。

道光帝不是不知道海运之利,但是他之所以不敢彻底放弃运河漕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在粮食紧缺的当时,这些用于发放北方官兵俸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网游虚空的世界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基建]小孤前年嫁彭郎末世重生之温乐(网王)只是越前龙马夏末微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