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第二十一章〓周文兵败
周文号令大军,直逼咸阳。章邯领旨,率领新整编的几十万大军,声势浩大,迎头而来,周文和蔡赐慌忙应战。章邯仗着人多势众,装备精良,打的周文和蔡赐溃不成军,连连败退。章邯号令乘胜追击,一直把周文和蔡赐大军赶出函谷关,重新夺回咽喉要塞,捷报传至咸阳,二世胡亥惊喜异常,传令嘉奖章邯。
周文大军退出函谷关,溃败止曹阳,安营扎寨,风餐露宿,以待增援。
八百里十万火急军情传至陈县,张楚王闻报,急忙派使前往邯郸,敦促武臣出兵。至此,武臣才谎称赵国将士不见亲人归赵,不予出兵。张楚王满指望的增援,竟然是贻误战机的欺诈,盛怒之下,将武臣等人的留守家眷全部斩首示众,使得武臣公然反叛,一心只想占地为王了。
张楚王调赵军不动,远在长江以南的军队,远水解不了近渴,唯一期待的假王,又身陷荥阳月余,至今攻城不下,只能命令假王弃荥阳增援周文,千里迢迢行军,最快的速度也得二十几天,周文能否苦守待援,不得而知啊!张楚王仰天长叹,武臣误国,周文亡也。
周文孤军待援无望,时刻担心章邯率几十万大军杀出函谷关,攻取曹阳,一场生死存亡的恶战,不战而知。周文召开了都尉以上将官的军事会议,部署了抵御战策,各将领领命而去,副将李铁留下,单独有话要说。
“将军,我军则刚从函谷关败退下来,如果几十万秦军又乘胜追击,双方力量悬殊,胜败不言而喻,不如趁秦军未出关之前,马上撤退,回师陈县,全力保卫张楚国,只要张楚大旗不倒,就有重整旗鼓的机会。如果我们孤军死守曹阳,一旦被秦军包围,想走都没有机会了。到那时,张楚恐怕要损失一支主要力量。”
“我大军奉命攻取咸阳,眼见胜利在即,却被秦军赶出函谷关,无战而后退,令天下人耻笑。何况军令如山,令守则守,令退则退,大王无退意,我岂能不战自退。”
“将军,我们退守曹阳,目的是以待增援。援军不到,我们必败无疑。战场变化无常,军队必须伺机而动,墨守军令,会贻误战机。在我们退出函谷关的时候,秦军只所以未乘胜追击,主要是章邯担心几十万刑徒有变,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章邯必然先稳住阵脚,守住函谷关,然后整编军队,等待二世调集戍边军队回防。整编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并且迅速出关,扑向我们,到那时,我们可就没有退路了。
“军队不战自退,为不祥之兆。尽管我们面对的是几倍于我们的虎狼之师,但我们只要坚持到援兵一到,胜利仍然属于我们,我已派使八百里传书,张楚王必调赵地武将军增援。”
“如果武将军援军不到,如何是好?”
“我选曹阳待援,可进可退。”
“函谷关易守难攻,我军尚不能阻挡秦军,曹阳无屏障依托,几十万秦军将至,犹如狼逐羊群,必遭惨败,此时想退也来不及了。”
“大王把增援的重任寄予武臣,恐怕是大王一生中最后悔的决策。那些夺城占地的将军,鼠目寸光,不顾大局,只知道围着自己的地盘打转转。我心中有数,唯有假王,才是我们的祈盼,可是,假王兵困荥阳,贻误了会师咸阳的天机,莫非天意如此?”周文仰天长叹。
“将军不知,荥阳虽一城池,但守军不同寻常。荥阳郡守乃李斯之子李由,其守城决心可想而知。有一个视死如归的郡守,有一支誓死卫城的军队,有一心一意护城的老百姓,此城必然坚不可摧。荥阳不破,非假王之过,是在情理之中。因此,指望假王的增援,更是望云得雨。目前,唯有武臣来援,尚有一线希望,武臣不来,我军休矣。”
“我们还有上柱国的犄角之势,尚可抵挡秦军。”
“将军,实不相瞒,上柱国的情况也十分危急。上郡郡守闻将军兵退函谷,率众直逼上柱国,犄角之势恐怕……。”
“为什么不早报?”
“卑臣实在不忍心将军听到这样的消息。”
“胡闹。你可知,延误军情,该当何罪?”
“死罪。”
“罢了。”周文所盼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将军,趁着秦军未到,将军率亲兵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能眼睁睁看着全军覆没呀。”
“你说什么?让我临阵脱逃?你如果想逃生,你就走吧,我不会走的。”
“将军,卑臣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如果将军马上撤退,卑臣甘愿请命,率军阻击敌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