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征夫之泪(第1/4 页)
当晚,狄青在任将军镇戎军营中,挑着灯,连夜看了看范大人写给他投奔任福的一封书信:
“狄青啊,自上次秦州一别,老夫就觉得与你特别投缘。和你一样,老夫自幼也是在寺里学得的本领。当然不是洛阳金蝉寺,而是淄州醴泉寺。我本是苏州吴县人士,两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淄州地主朱文翰,我也更名为朱说。可好景不长,母亲在朱家受委屈,把真相告诉了我,原来我是吴越王(五代十国)的武宁节度使范墉之后,一时悲愤不已。朱家山后有座小寺庙名叫‘醴泉寺’寺内住持、长老德高望重,肯教我知识。于是我在寺内苦读三年,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我人生中第一个官,朝廷给我封了个‘盐仓监’。”
“可那时,朝政紊乱,刘太后霸占皇权垂帘听政,虽有宦官吕夷简扶持,但仁宗皇上二十岁左右都没有实权,只是个傀儡。有一次,刘太后要仁宗携文武百官一同为她跪拜祝寿,见要皇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刘太后(并不是仁宗生母,仁宗生母为李宸妃,刘后是其父真宗的受宠爱妃)行跪拜之礼,赵家颜面尽失。如果放任刘太后骄横跋扈,那岂不是让她成为了第二个武则天?!大宋江山从此改姓刘?当时我一小小盐仓监,不惧生死,贸然给刘后写信,要她不要如此得意,给皇上留点面子,结果因此得罪了刘后被贬陈州。”
“后来太后驾崩,仁宗即位。我被召入朝中奉位右司谏。时年,仁宗不喜欢相貌朴素的郭妃,欲废之,欲立杨太妃为后,并参与军国大事!郭妃是皇上的发妻,我岂能让他突然废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我当面直谏,无怨无悔。岂料这不仅仅是皇上的意思,更是宰相吕夷简的意思,我就这样得罪了吕宰相,又一次被贬知江淮。”
“时年,江淮一带蝗灾连连,百姓饥饿的连稻草都吃。朝廷不管,老夫管!于是我拿着百姓吃的稻草亲自赴东京开封府,找皇上体恤民情,要他品尝这稻草的滋味。结果这下又被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知越州。”
“后来还是朝中兄弟韩琦以谏官的身份向当今皇上请求我去延州边关做安抚副使,我知鄜延(今陕西延安),他知泾原(今宁夏南部靠近固原)。没想到却和他闹变扭……”
“狄青啊,真理总要得到实践过后才晓得。我们认为这是对的,或许他们认为这就是错误,只有等实践以后,他们才会知晓!”
狄青看了看范大人写给他的这封信之后不仅感同深受,而且深沉叹息。
当晚真是夜不能寐,感慨万千!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此时秋意正浓,山上的黄叶遍地都是。快中秋节了,战士们无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无心应战,春节时也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格外忧愁、伤心。
第二天一早,狄青看着这些将士们满目惆怅、无精打采的样子,即失望、又难过。
在他失望之际,忽然后面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张义他们。
“大哥、大哥!!”张义他们踏着积雪,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
“大哥,最近怎么样,还好吧?!”
“就是,我牛二可想死了大哥!”
狄青高兴地对他们说道:“外面风寒,来屋里坐!”
“大哥,这好久没有见着你了,你倒瘦了些许多呀!”来到帐中,牛二他们围着一张桌子,和狄青叙叙旧。
“哦,是吗?什么好久没见,明明就格了十几天,怎么你们也投奔任福将军麾下?”
“大哥,我们不是说好了的好兄弟吗?以后你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张义高兴地说道。
“来、来、来,喝酒、喝酒!大哥,我董超给你满上,你可不要再记前嫌了哦!”
“董超,你现在不仅改了许多,而且变得十分英勇无畏了,你不顾生死地在三川口一役把王信将军救出,狄青真是欣慰呀!来大哥敬你一杯!”
“干!”
“干!”
这时牛二见这酒没有菜下肚,于是生气地找任将军讨要肉吃!但被狄青一把拉住。
“大哥,你这拉着我干什么,我牛二一日没肉,那肚里的馋虫直蹦哒,害的我牛二直苦!”
“牛二,现在三军军费紧张,任将军都把士兵的头盔都扣下来了,你还想问他讨肉吃?!”
“大哥,牛二一日无肉生不如死!况且我们为他辛苦打仗,他们理当提供肉食,不然那有力气打仗,我去找他理论去!”
话音刚落,牛二就直奔任将军营中去了。
正当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