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潭州应无疾(第1/2 页)
潭州。
应无疾初到潭州,便马不停蹄地与当地的茶商代表深入交流,几经磋商,巧妙地减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赋税。
他不费一兵一卒便平息了潭州茶商的不满与叛乱。毕竟,茶商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非无谓的流血冲突,背负反叛的污名。
至于那些山匪,正如应无疾所洞察的,他们大多是生活所迫,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落草为寇的道路。
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说服了一部分山匪投降;同时,也不失果断,用武力攻破了一些顽固的寨子。
对于那些投降的山匪,应无疾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投入监狱,而是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队伍,给予他们新生的机会。
短短数月,应无疾在潭州建立的湘军迅速壮大,人数激增至约三千人,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潭州的百姓对应无疾充满了敬爱之情。
他平易近人,常常与民同乐,无论是在田间地头与百姓一同劳作,还是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
应无疾不同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将民声放在心上,针对百姓的实际困难,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
他的政绩斐然,使得潭州百姓将他视为救星,他们都说,应无疾能来潭州担任巡抚使,是天意的安排,是潭州之幸。
荒山。
山势险要处建着一个寨子,寨子里还有两百来个山匪。
除一些怎么也不信朝廷的流寇外,也只剩这个山寨没有攻破了。
应无疾率领八百精兵,如铁桶般将山寨团团围住。
他第一天便在贼匪寨前安营扎寨,连续围困了十日,却始终没有发起进攻。
每日,他都与这八百精兵一同生火炖肉,放声高歌,唱的都是湖南乡土气息浓厚的家庭歌谣。
这一天,应无疾如往常一样,正带着士兵们炖肉歌唱,突然,山寨的大门后探出了一个脑袋。
一名眼尖的士兵立刻认出了那个探头的人。
士兵急忙对应无疾报告:“应巡抚,那是狗蛋,我们村的,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应无疾闻言大喜,道:“若你能说服他开寨门投降,我定会重重赏你。”
士兵听后,喜形于色。在他们心中,应无疾一向是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君子。
此时,又有一群百姓挑着粮食和肉食走了过来。
这些百姓都是因为仰慕应无疾而来,他们自发组成了辎重队伍,每天都为士兵们送来粮食和肉食。
路途遥远,山路崎岖难行。应无疾每每看到这些百姓送粮来,都会留他们一起搭锅吃饭。
士兵看着那些鲜美的肉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问道:“应巡抚,我想带些肉回家给父母、妻子和孩子,不知可否?”
应无疾朗声笑道:“只要你能说服他投降,这里的肉,你想要多少,便拿多少。”
士兵挺起胸膛,信心满满地向前走了几步,对着山寨大声喊道:“狗蛋,你别再执迷不悟了!开寨投降吧!应巡抚与其他官员不同,他不杀降者,还会将你们收编入湘军,这是你们改过自新的大好机会!”
又有一名士兵,手里夹着一块香气四溢的熟肉,他昂首挺胸,大声呼喊道:“我也曾是其他山寨中的一分子,那时日子过得提心吊胆,吃了上顿愁下顿。可自从投奔了应巡抚的湘军,咱们每日不仅能吃饱喝足,还能得到尊重,成了有正规编制的士兵!回家陪婆娘都不用像偷人一样半夜偷偷回去了。”
此话一出,众人哈哈大笑。
另一位士兵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挥舞着手中那块还在滴油的熟肉,声如洪钟地喊道:“自从我投奔了应巡抚的湘军,爹娘得知后,他们满心欢喜,说是咱家祖坟冒了青烟,积了大德。我也算是为家族争光,光大门楣了!”
山寨被困十日,水粮早已断绝,寨中一片饥荒。
他们原本起事只为生存,然而如今这般境地,若非湘军攻入,恐怕他们自己也要饿死在这孤寨之中。
山寨的头目站在寨墙上,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决绝,大声喊道:“应巡抚的仁义之名,我等早已有所耳闻。若要我们投降,我有两个条件。”
应无疾与周围的士兵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然后抬头,声音洪亮地回应:“请讲。”
山寨头目提出了条件:“我们要全部两百兄弟都被收编,只要能确保我们有吃有喝,我们愿为应巡抚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