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上上网,看看新闻,浏览一下各大论坛寻找点新闻线索,报社爆料邮箱如果有受时间限制的新闻,编辑也会第一时间喊郑东出去采访。
记者的稿子被编辑枪毙再平常不过了,辛辛苦苦写了一天或者数天的稿件发不出来,提起这事,谁心里头都有一股子怨气,但都是敢怒不敢言,谁让自己写的稿子入不了编辑法眼呢,为此,许多人都在苦苦找寻向编辑靠拢的各种锤子方法。
编辑部主任是个年轻可爱型的女子,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姚若琳,听说是才从上海回来的,老家在德阳那边。
姚若琳的责任心很强,除了负责蜀城日报网站所有稿件的审核、修改、上传,还要等报纸那边印刷以后,将pdf版也上传到网站,才开始收拾下班。
姚若琳每天骑着一辆笨重的电瓶车上下班,因为是上晚班,考虑到电瓶车经常被盗,姚若琳就把电瓶车推进报社一楼,来的时候看守大门的老头还可以帮忙抬进来,但是凌晨2点下班就不忍心叫醒那位牛皮哄哄的门卫,但是确实没人帮忙就只有硬着头皮叫醒那个老头,看着人家的脸色把电瓶车抬下来。
一个女孩子半夜三更在一个数百平米的大厅办公,其实想来也挺害怕的,因为郑东晚上要蹭电脑用,就在大厅里远远的陪着她,有时候坚持到凌晨0点想回去睡觉了,一想到姚若琳的电瓶车没有人帮忙抬出去,就咬咬牙,再坚持2个小时,每一个夜色朦胧的灯光下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郑东都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这么娇美的女子,半夜三更一个人骑车回去,路上就不怕危险吗,她的男朋友就不来接一下吗?
也许是郑东的陪伴使她有了一些安全感吧,以后的工作中,她对郑东格外关心,每次在郑东的稿子要枪毙之前,她都会事先打招呼,让郑东马上电话补充采访或者重新优化稿件结构,赶在她下班之前交上来,再经过她的一番点拨和润色修改,立即化腐朽为神奇,稿件照样发表出来。
苦于没有新闻采写的时候,郑东也会向姚若琳请教寻找线索的问题,除了新闻热线、网站论坛、打街等之外,姚若琳还教郑东一个实用的方法,就是异地新闻新闻本土化,比如某品牌的药品在北方被查出了问题,可以马上调查蜀城市场情况,比如异地出现了社保漏洞,可以马上调查本地有没有类似情况发生,有这种漏洞是新闻,没有这种漏洞也是新闻等等。
但是,异地新闻本土化不是生编乱造,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推陈出新,这样的新闻虽然不是独家,但是采写出来以后有一定的看点,发表的几率比较高,在没有好的线索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临时抱佛脚的作用,郑东在她的指导下也屡试不爽。
因为郑东从小在农村长大,不怕吃苦,加上杨威的指导和姚若琳的点拨,郑东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长,渐渐有了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更重要的是,郑东对新闻有着满腔的热情、憧憬和希望,不管什么题材,郑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为了一篇简短的新闻情愿写上一天,只为第二天在报纸或者网站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对于记者的考核,报纸和网站采用的都是打分制,一分60元钱,根据稿件的质量、选题、篇幅决定分数的多少,每月底召开记者会议,公布当月的稿分和稿费,同时对当月的优秀稿件和较差稿件进行点评讨论,同样篇幅的一篇稿子,分数甚至可以相差5——10倍,想以此来提升大记者的工作积极性和采写水平。
由于郑东的许多新闻都是经过杨威和姚若琳的双重指导修改或补充采访的,每月评比下来,郑东的月度好新闻自然也比别人多,工资自然也高一些,但是对于现在的蜀城,要租房子,要吃饭,要消费,每到月底,经常还是要靠信用卡度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东和姚若琳渐渐熟络起来,工作不忙的时候,姚若琳会跟郑东讲一下她的过去,甚至一些私密的心事都告诉了郑东,看来,她真把郑东当朋友了。
第007章 女记者被灌醉
有一天晚上,忙完以后,郑东就在各大论坛看看稀奇,找一下新闻线索,姚若琳在等报纸的pdf版。
也许是这些天走的比较近了,姚若琳对郑东产生一种说不出的信任,这种信任不夹杂任何商业利益,郑东把它看做纯洁的友谊。
在电脑前坐久了,姚若琳站了起来,她讲话的时候,歪在一边的马尾辫像个松鼠的尾巴,总是扫来扫去,煞是可爱。
“帮我看一篇文章好吗?”不知什么时候,姚若琳走到了郑东面前,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好啊,我最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