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道德情操论英文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些不幸的人遇难表示深切的哀悼,他会忧心忡忡地想到人世无常,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就这样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段话出现在250多年前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而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几乎天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即使不是身临其境的人们也无法抑制泪水。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所说:“仁爱、仁慈、天伦之情、友情、尊敬等发自内心的感情倾向,有助于人群之间的团结。”

………《北京晚报》书香版编辑李峥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名人对《道德情操论》的评价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

——###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已”,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已”。

——'美'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昨天,有三个主教主光顾了米勒的书店想买几本《道德情操论》,并问了关于作者的问题。彼得伯勒的大主教说他在一家商号过夜的时候,那儿的人把这本书夸成是世界上最棒的书。

——'英'著名哲学家 大卫?休谟

虽然我敢说您已听到《道德情操论》问世以后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但我觉得还是必须将霍姆带来的消息告诉您。他向我保证说,此书在知识界已经人手一册,由于其内容和文体都使人满意,因此受到广泛赞扬。

——'英'威廉?罗伯逊

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

'英' 埃里克?罗尔

在维多利亚时代到来前,即使是《国富论》也没有超越它的影响力。

——'英'《真实的亚当?斯密》詹姆斯?布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译序(1)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斯密于1723年生于苏格兰法夫郡卡柯尔迪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转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经济学、修辞学与文学;1751年,又以教授的身份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后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64年辞职,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在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中,认识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魁奈和社尔阁等名流,这对他后来经济学说的形成影响甚大。

斯密生前发表了两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旧译《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前者影响力在经济圈,而后者则广泛涉猎伦理学说。但在学术圈之外,似乎更多的人只注意到他对经济圈做出的贡献,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这可能是因为西方工业革命导入商业社会的缘故,致使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利己”上——所以当人们把他的《国富论》奉为经济学“泰斗”级教科书时,对他“不务正业”地研究广含“利他”主义的《道德情操论》伦理观点,就有些不太适应了。

《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形成认识上的冲撞,起于与亚当,斯密同时代广出哲学家的德国。正是日尔曼人首先掀起了关于“斯密问题”(也叫“斯密悖论”)研究和辩论的热潮,以至后来这种热潮席卷全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有趣的是,三百年过去了,有关“斯密问题”仍没有一个能受到公允的解构,以致于“斯密问题”迄今为止仍是学界的一桩“悬案”。

应该说,《道德情操论》作为亚当?斯密伦理学方面的代表作,其地位并不在《国富论》之下。但奇怪的是,《道德情操论》和作者的死亡一样,当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也许人们正在全神贯注地为法国大革命事变和英国农村方面可能引起的反应担忧。他下葬于坎农门教堂墓地,坟上的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修真大掌门宫记·晏然传夜雨秋灯录综主fate之混沌魔法婚姻的智慧毁生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