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刘彻需要的,不但要这样做,这样做还要有道理,大家必须把谎言重复成真理。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2)
儒家由此进入了视线,不过,刘彻所谓的儒家不再是孔丘、孟轲、荀况,也不再是百家中的翘楚,而是按照刘彻要求改造过的学说。被刘彻看中的人叫董仲舒,董仲舒所创的儒家叫做今文经学,以前的儒家叫做朴学。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被誉为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不过我觉得,董仲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类和叛逆。董氏所以能成为儒学新代表,并非是他造诣很牛,不过是他的思想符合刘彻需要。
刘彻当政时期,汉家天下的思想还是比较活跃,或者说混乱的(师异道,人异伦)。这显然与刘彻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他首先要说明自己最牛,要大家统一听他的,要是大家没有思想,这样就不混乱了。
刘彻认为董仲舒是个好同志,因为他说“王者受命于天”。既然这样,汉家就没必要从祖宗那里继承基业,皇位是上天赐给刘家的。没有天,哪有人,当然就更没货币,所以无论是人还是货币都要服从天的旨意。总之,听刘彻一个人的就可以了,别的都不对,是违反天意的,“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为实现这一目标,董仲舒从儒家伦常关系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妻作为三纲。董仲舒大概觉得自己地位还不够,于是自称直接继承了孔子学说。
董仲舒太谦虚了。
说谦虚,是因为他并不是继承孔子,而是这些理论的原创。
秦朝焚书坑儒,嬴政要求大家把竹简都献给皇帝,为逃避这一无理要求很多人就把竹简藏到墙壁、地下。儒生之间靠口头背诵传承著作,很多儒生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注解儒家著作,等到汉朝儒生把藏起来的竹简刨出来,一看流传的董仲舒学说跟原著已经迥然相异。刨出来的竹简叫做“古文经学”,而董仲舒的那一套叫做“今文经学”。
“三纲五常”基本上是汉朝为帝王服务的东西,孔子讲究“述而不著”,在《论语》里只能看到对长辈、对王室的尊敬,哪里有什么纲常?难怪2000年后康有为在《今学伪经考》里指责董仲舒篡改儒家经典,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先秦文化演进至此,被董仲舒篡改了。
早期儒家提倡礼仪,是把外在的“天”内化为自觉的“仁”,直指道德本心,把外在天命威慑转为内在道德律令,好歹还是内在超越的人文精神。董氏却把“天”直接归于世俗权力,实际上把上天的权力赋予了人,朴学从此成为经学。
为了彻底推行董仲舒的学说,刘彻想到了一个很缺德的法子,规定只有符合董氏“今文经学”的“士”才有资格入朝做官。这就不太厚道了,“士”的晋身阶梯是“学成好武艺,卖给帝王家”,那时候除了刘彻又不能卖给别人,那样就是造反了,只有跟着董仲舒搞今文经学。
交相辉映的是,在货币流通层面,铜质五铢钱统一了货币,再没有先秦的货币争辉。
王莽古钱的奥秘
王莽,大家耳熟能详。
史书对他的评价确实不怎么高,看看京剧里的大白脸,就是历史对他的评价了。他是篡位得天下的皇帝,后世对乱臣贼子的痛斥往往就是:
“某某,莫非你还想学王莽不成?”
不过,按照董仲舒的今文经学,王莽似乎不应该是逆臣贼子,既然你祖宗刘邦可以代秦以汉,老子当然可以代汉以新。
王莽幼年时比较贫困(莽独孤贫),但聪敏好学,在当地名声也很好,后来通过姑母(皇后)裙带关系进入朝廷中枢。掌握实权后,鸩杀汉平帝刘衎,之后接受哀帝刘子婴禅位,国号新。。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3)
王莽期间,对朝廷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刘氏豪强,《史记》记载当时刘氏宗族已经“赊贷郡国,人莫敢负”。
王莽篡位得到皇位,但篡位的皇帝也是皇帝,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受到挑战,于是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抑制地方豪强。最有特色的是土地政策,王莽把全国土地收归己有,不准买卖。如果这个政策能推行下去,当然王莽就是全国最牛的人,可以牛到没人敢跟他叫板。可是,全国土地都是你的,灭了刘氏宗族,那全国的人民也都彻底没指望了。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就是说,这严重破坏了资源流动,经济必然会陷于萧条。
当然,经济没有陷入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