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深刻改变郭嘉思想(第2/3 页)
板与人家有可比性吗?
想到此处的齐子原苦笑着摇了摇头:“奉孝兄一心为国,实乃我辈之楷模,小弟敬佩,不过小弟对此事却有不同的看法,兄姑且听之!敢问奉孝兄如何看待秦始皇这个人?”
我如何看?自古苦读圣贤之书者恐怕就没人喜欢他!郭嘉有些不解的问:“子原兄此言何意?”
“很简单,小弟只是想帮奉孝兄纠正一下思想罢了!”乐呵呵的齐子原继而解释道:“小弟知道始皇的名声于当今天下并不太好,但小弟却认为始皇足以称得上是古之真君子!为何呢?正所谓君子行事当光明磊落,始皇一生横扫六国,彻底完成了华夏一统之壮举,而后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直接从名义上的‘统一’变成了实际上的‘大一统’,再后筑长城以克外族,使其不敢染指华夏半寸版图,这样的人难道还不配被后世之人所尊崇挂念吗?”
看到对方貌似想要反驳的齐子原连忙先行压了压手后才继续开口:“当然了,小弟今日并不想与兄辩驳始皇之功绩,只是想论一论他的人品。奉孝兄肯定知道大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更知道大汉的国家制度是完全沿用了秦制,汉高祖刘邦基本没有做出多大改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始皇推行的决定是错的,那汉高祖为何不将其给直接推翻呢?说句不客气的话,始皇为了子孙后代把事情做了,骂名背了,如君子般坦坦荡荡。高祖则如儿子般完全接受了始皇的成果,但转头却又把脏水全部泼还给了如同父亲般的始皇,自己独善其身,敢问奉孝兄,这算不算小人行径呢?”
“这......”一时有些难以消化的郭嘉完全不知该如何进行反驳,他是汉末时期的杰出读书人,饱受当前时代的文化熏陶,试问刘姓汉人能对赢姓秦人有啥好话呢?毕竟你的老祖宗可是夺了人家的江山,若不给他们泼泼脏水如何显得自己光明伟岸,后世为何能用理性目光去看待那个时代?说白了就是没有利害关系,而郭嘉此时便属于是在打破固有思想的状态,那自然很懵。
见状的齐子原也不打算继续折磨他,索性直接说出自己的目地:“小弟说这番话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其实说实话,君子如秦皇做那些事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大秦江山千秋万代罢了。而汉高祖干出那些小人行径又是为了什么?他同样是想让刘姓汉室江山永远传承下去。所以无论君子也好、小人也罢,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达成目地。那话又说回来了,苍天这到底是庇佑了大秦赢氏还是庇佑了大汉刘氏呢?他们曾经逢年过节可都给天地献上了祭祀,总不至于说谁家礼多谁家礼少吧!”
“而我们从这里便能看出来一个道理,旁人的庇护永远是旁人的,人家愿意给就给,不愿给便不给,我们无法强求,因为那压根就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东西,而我们更不能去想着要依靠他人庇护来获得成功,那与将自身性命交给对方有何区别?所以唯有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平等的去跟你交流利益得失。”
“可强者终究是强者,弱者终究是弱者,如何从弱者变成强者才是我们该去考虑的问题,就拿此时的大魏来说,贸然算计昆仑众仙确实有吸引到对方仇视的危险,此为弊大于利!但奉孝兄却忘记了一个人,他便是幕后操纵着一切的那个大神,小弟目前虽然猜不透他意欲何为,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大神强的可怕,最起码昆仑这个地方的神仙对其唯命是从,其实对于他来说我们与昆仑众仙并无二致,都是弱者!所以这就十分简单了,只要我们能在这个大神眼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我们便相当于拥有了与昆仑众仙平起平坐的地位,奉孝兄觉得这份利益能否大过弊端呢?”
看着面前拾碗自饮的齐子原,闻言的郭嘉心中一时欣喜若狂,何止大的过,跟神仙一同平起平坐,我下辈子都没敢这么想过,你竟然直接就给干了出来,这简直就是牛b上天了好嘛!但他还是有些不解的问:“敢问子原兄,算计昆仑众仙与在大神眼中留下深刻印象有何关系?”
“鹅鹅鹅鹅鹅鹅鹅......”齐子原闻言不自觉的笑出了鹅叫声,“其实想要走入他人眼中很不容易,双方层次差距越大越是困难,因为强者对弱者无甚所求啊,弱者则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价值才有可能会被强者注意到,毕竟过于优秀之人总能轻易获得他人青睐,但万事无绝对,俗话说正极必反,除了正路,其实还有一条歪路可以将自己轻易送入他人眼中,而这条歪路便是搞事能力,你搞的事越大便越能让他人刻骨铭心,如果你能把天捅破,那还怕天下的人不知道你吗?至于为何要把祸害的对象瞄准昆仑众仙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