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5 页)
115 参见武友德。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0。
116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67。
117 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711…715;饶会林。区域发展差距走势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对倒U字型观点的评价与发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13…18;饶会林,陈福军,董藩。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3…129。
118ALONSO W。Five Bell Shaped Curve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0(45):5…16。
119 张可云是国内最早评介钟型理论的学者。参见:张可云。 三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介绍'J'。生产力研究,1990(4):70…72、52;张可云。 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333…33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03…20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77。
120 如果严格地按照〃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概念的科学内涵衡量,不少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家家倡导的〃区域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理论实质上应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基于此,本书折中地通称为〃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121 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区域发展政策》(1966)一书中将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以国家尺度为研究对象的〃中心…外围〃理论引入到一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分析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学中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式,根据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不同,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前工业、过渡、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四个阶段,具体内容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
122 胡佛和费雪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Research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最早刊载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1949年出版的《经济增长问题探索》(〃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于宗先等(1986)、魏后凯(1990)、李仁贵(1990)最早将该理论引介到中国台湾、大陆知识界。参见:'台'于宗先,等。 空间经济学'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134;魏后凯。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西方区域经济学述评(下)'J'。开发研究;1990(5):54…59; 李仁贵。 区域开发中的成长阶段理论评介'J'。开发研究;1990(5):51…54。
123 陈栋生,等。 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0…36。
124 陈栋生,魏后凯,陈耀,刘楷。 西部经济崛起之路'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24…126。
125 魏后凯,等。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50。
126 郝寿义,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83…186。
127 郝寿义,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1…214。
128 参见刘再兴,等。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81…87。
129 李娟文,王启仿。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00(4):6…9。
130 工业化系数 = (地区工业GDP / 地区GDP)×(地区工业就业人数 / 地区就业人数)
131 工业规模系数 = 各区域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 各区域城市数占全国城市数的比重
132 胡文玮,吴传清。 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