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我暗暗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他现在想的,却是现在的我,不敢,也不想要的。
他停顿了一阵,苦笑一声,缓缓道:“青瑶,你这样,是要将我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吗?”
“六叔何出此言?”我低声道。
“你是卫家军的当家大嫂,弟兄们一直敬你信你。杜凤不才,幸得大嫂信任,才会将许多事情交给我处理。可就因为这样,军中已有人对我心生不满,说我独揽大权、越位逆上。你若就这么走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岂不是更会让人将我说成是‘谋权篡位’之人?”他眉头微蹙,眸中的炙热,悄然褪尽。
我默然不语,因为这样的流言,我也隐约听说过。
他拿起案几上的少将军印,低叹一声,轻轻地握住我的手,再轻轻地,将印章放在我的手心。
“青瑶,现在局势未明,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你就是卫家军的一面大旗。你若走了,别人定会说是我逼走了你和早早,这让我情何以堪?况且,卫家军树敌良多,你走到哪里,只怕都不安全。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早早考虑。”
我默然半响,只得点头,轻声道:“是我欠考虑了。”
“青瑶。”他柔声道:“别再想走的事情,留下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时机成熟了,我一定帮你向罗婉讨一个公道。”
他看着我,目光又逐渐热烈起来,我怕他会再说出什么我应付不了的话,便连忙道:“好,我不走了。那六叔你早些歇着。”说罢,急急转身,拉开房门。
他没有阻拦我,扑面而来的夜风让我长长地松了口气。
但我似乎听见,他在门后,极轻地叹息。
这夜,似有笛音幽幽响起,可当我倾耳细听,却又似乎只有静寂的风,在拂过庭院。
我拥被而坐,思绪如麻。
还没等我想好万全之策,第二日一早,一匹快马奔进了洛郡,也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消息。
熹河之南,我的故土上,陈和尚终于彻底击败了窦光明,于正月初八,正式封王,定国号为郑。
称王的第一天,陈和尚便命其左相赵之初起草了一份华丽的诏书,发往熹河以北的卫家军、永嘉军及飞龙军,命三部在三个月内投诚,归顺郑国。
否则便要以三十万大军,越河北上,横扫千里!
诏书发出的同时,陈和尚的左右骠骑大将军,也各率八万人马,兵分两路,屯于熹河南岸。
千余艘战船,载满了士兵与战马,只待陈和尚一声令下,便要攻过熹河,铁蹄踏上熹北平原的那日,便将血流千里、尸横遍野。
不久,永嘉军那边,也传来了江太公称王的消息。
永王,定都永嘉,年号太和。永嘉军将领,悉数封官进爵。
也是,既然决定与陈和尚争鼎天下,总得给点甜头,才能让万千将士戮力效命。“广积粮,缓称王”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的江太公,疆土日益扩张,野心也日益膨胀。
只有自己也称王,才能在气势和名份上,与陈和尚分庭抗礼。
不过江太公虽然野心勃勃,到底头脑还没糊涂,他知道单凭永嘉军,无法抵住陈和尚的大军,于是,一纸请求合作的信函,送来了洛郡。
紧接着,龙城那边,也传来了蔺不屈称王的消息,益王,定都龙城,年号延胜。益王的合作文书,也送到了洛郡。
只剩下卫家军,还没有称王拜相。
狐狸房中的灯,整夜亮着。
各地官员、各营将领的折子如雪片般递上,狐狸却将这些折子都压了下来,我自然没能看到,在那些折子上,究竟写了些什么。
我知道他在犹豫什么,可他短暂沉默所引发的后果,却是军中老将领与后进将领之间的纷争。
狐狸独掌大权以来,破格提拔了大批有才能的年轻将领和官吏。鸡公寨的那帮老弟兄,除少数确有才能外,其余的人,都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领兵打仗的本事,他们在卫家军中的地位,正慢慢受到后进将领们的威胁。
当这些后进将领们,或明或暗地发出拥立狐狸的声音的时候,一部分老弟兄,便多次秘密求见我。
我却不希望自己和早早被这股力量挟着走上一条与狐狸决裂的危险道路,更不想因为这样,而让这些人在将来遭到无情的清洗。我只得闭门不见,并命令黎朔,将这些人暗中监控起来,以免他们做出过激之事。
我只希望,能保住他们的性命,并最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