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的手掌轻轻碰一下(1)
张艺谋说自己喜欢表现形式上的极端,其实也就是强调他对表现形式的追求。他对形式执著精神,整个电影圈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张艺谋的第一次恋爱,也与形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中学时,张艺谋读的是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在这里,他的绘画能力得到了老师的重视,让他负责班上的黑板报。
张艺谋在绘画方面无师自通,有一件事最能说明他当时的水平。“文革”开始时,张艺谋只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那时大街小巷贴满了毛主席像。张艺谋别出心裁,自己动手画了10张毛主席像,贴在自己家的门上。画毛主席像可不是一般水平的人能够完成的,如果他画得不像,他父亲张秉钧绝对不敢往墙上贴,何况还是贴在自家门上,过往来人能够看得一清二楚。张艺谋对此也颇为自负,觉得自己这一能力在班上无人能敌。
但是,很快班上就有一位女生向他挑战了,这位女生名叫肖华,是一名转学生。
肖华的父亲是北京大兴县黄村人,母亲是河北安新县白洋淀人,两人先后到北京上大学,相识并且相爱,后来被分配到第一野战军并随军入川,辗转到达西安。
1951年肖华出生时,父母还没有转业,部队实行供给制,她由国家出资雇人抚养。肖华的弟弟出生后,父母便将肖华送到北京外婆家。小学快毕业时,父母曾想将她接回西安,可她不想离开已经熟悉的环境。直到1965年,肖华也不知怎么的,突然下定决心回到出生地。仅仅一个多星期,她便办完了户口和转学手续,独自一人乘火车前往西安。
肖华在北京读的是六年制中学,已经读完初一,到西安应该上初二。母亲开始给她找了所五年制中学,如果她去上初二,担心课程跟不上,再读一个初一,她又不愿意。于是,最终选择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学,肖华就这样和张艺谋成了同学。
按照肖华自己的话说:“我相貌平平,又不大爱讲话,一开始总以为班上没人注意到我。”
事实肯定不是这样。肖华来自北京,那里是祖国的首都,她的到来给这所学校带来的冲击还是挺大的。这种冲击既来自肖华那一口京片子,也来自肖华的穿衣打扮和当地女孩完全不一样。
“后来渐渐地发现,每到老师提问我的时候,班上就特别的安静。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大家有新鲜感,好奇;二是同学们爱听我说话的声音,爱听京腔。伴随着这个发现,使我产生了一种莫大的孤独感。因为刚来新学校我本来就胆怯,不爱回答问题,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意识到有这么多人专注地听我发言,就更加拘谨了。虽然这个学校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讲普通话,但课后更多的时间大家都操陕西话和河南话,我却听不太懂,所以更没人和我谈得来。”肖华的这些话非常谦虚,但不难看出,她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更多是来自班里的男生,在这些孩子们眼里,她肯定不会是“相貌平平”。
肖华引起张艺谋注意,是从老师安排她参与班上出墙报的工作开始的。班主任组织了一个小组,她和张艺谋都是其中的成员。原来在这个小组中张艺谋显得特别自信,他认定整个班上没有人在这方面能够超越自己,不料肖华第一次交出的两张画就把张艺谋震住了。
肖华说:“一次老师找了我们几个同学,布置办专栏,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分配每个人画两幅画。当专栏贴出来时,我画的那两幅画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表面不露声色,心中得意得很。真想大声告诉他们:‘我从小学起就为全校和班里办壁报、办专栏,一两幅画算什么呢!’”
这两幅画让张艺谋产生了一些极其特别的想法:一方面,他从来都没想过竟然会有人在绘画方面超越自己;另一方面,肖华的绘画竟然引起了同学们的特别关注,也让他有丝丝醋意。他觉得这个女孩非常特别,目光开始更多地投向她。
肖华承认:“几乎在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张艺谋。在我和同学们熟悉以后,我和班上所有的同学都交谈过,唯独没有和他单独面对面地讲过话。在他面前我感到心慌、不自然,所以尽量避免和他打照面,更不敢主动和他搭话。我发现他也是这样,每当我和别人说话时,他常常借故逗留在一旁,正像他和别人交谈时,我不由得支起耳朵听一样。彼此都感觉到了对方,又不想让对方发现。”
在她的手掌轻轻碰一下(2)
其实,张艺谋有好几次想方设法主动接近肖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