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十年后物价、房价飞涨,借钱买房的都发财了。守着首付不敢下注的丝血本无归。那么,就让我来劫富济贫一把吧。韩东把目光投向了银行,这个让富人爱、穷人恨的机构。
至于还钱神马的,韩东现在还没放在心上。助学贷款的还款开始日是大学毕业以后,而且可以分六年还清。十年以后这点钱就是一根毛。
第一桶金就从助学贷款开始吧。记忆里的韩东敏感又脆弱,不敢让同学知道自己穷丝出身。所以他也不敢申请助学贷款。即使父母已经替他准备好了镇里开的贫困证明。韩东也把它压在箱底四年,不敢被人看见。
实际上,助学贷款几乎是最容易获取的贷款,简直是国家慈善。记忆里韩东研究生时申请过,只需要填几张申请表、递上贫困证明,就能每年轻轻松松贷到6000块钱。
韩东打定主意,跟室友打了个招呼,带上贫困证明就向学院团委书记的办公室走去。团委书记办公室也是学院办公室,学生事务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办理。
学院团委书记姓张,单名一个杰字。他出身富裕家庭,长相白皙帅气,穿衣打扮都是韩东认不得的牌子,一靠近就能闻到刺鼻的香水味。
学院很多女孩喜欢凑在他身边打屁聊天套近乎。作为一个纯爷们,无论是记忆里的韩东,还是现在的韩东,依然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打扮得很妖艳的男人娘炮。
此时张老师办公室非常热闹。除了几个女生在叽叽喳喳地聊天,刘宾这厮也在场。他正向张老师讨好地说着什么,脸上笑容绽放,好像一朵菊花。
韩东看了一眼刘宾,这就开始为自己“从政”当班长铺路了么?不过办正事要紧,韩东强忍着不知名香水味的袭扰,露出狗腿子般的笑容,“哎约喂,张老师,您可是越来越帅了”。
五年的法官生涯让韩东能屈能伸,能谄媚能刚正不阿。娘炮张老师的俊脸一下子就舒展开来,笑的像一朵金丝菊,“同学,你有什么事吗?”
韩东又看了一眼边上好奇的刘宾,一反以往的懦弱自卑,“我要申请助学贷款”。刘宾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鄙视之情已经满溢出来了。
张老师倒是司空见惯,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多了去了。他看了看韩东拿出的证明,找出几张表格,说道:“你把这几张表填一下就可以了”。
韩东心里直呼yes,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要到手了。他一边填表,一边问张老师助学贷款什么时候到账。张杰奇怪地问,“你急需用钱?”
韩东装出拮据的样子,手指绞弄着衣角,嘟嘟囔囔地没说出声,脸胀得通红。他的演技不错,张老师一下子就懂了。韩东这番表演,再次惹来刘宾的白眼。这厮已经将韩东列为穷鬼中的战斗鬼了。
“学费交了吧?”韩东点点头。
“这周把你们的资料报到银行审批,九月底就能到账了”。张老师对这些事儿门清。
虽然早已经知道贷款没这么快到账,韩东还是有点失望。滨海大学开学晚,9月15号才开学,到月底,还需要至少十天时间。现在的韩东感觉光阴似金,一天都不能虚度。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着助学贷款到位,才能启动逆天改命的计划。
看来还是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了。2006年到2007年是中国股市百年一遇的大牛市,但是他现在能调动的本金也就这六千块钱。即使翻一百倍,也就是60万。何况他除了知道中国船舶的疯狂之外,其他股的涨幅根本就不清楚。
炒股不是长久之计。参与这次牛市仅仅是为了赚到母亲治病的钱,仅此而已。而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还是要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法律行业。只是再也不入法院这个坑就是了。
自己的主业应该是法律事业,韩东理清了思路。记忆里图书室里的《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顶尖法学杂志论文几千篇,一篇不少地装在自己脑海里;十年间各大报纸的法治评论,一篇不少地装在自己的脑海里;十年间全国法官论坛获奖论文,一篇不少地装在自己的脑海里;十年间热点法制事件、法学八卦,一个不少地记得。。。
这就是自己的本钱。韩东立志要成为王牌大律师的男人。
韩东眼里闪着金光。如果是一个法律外行,这些记忆对他们来说就是垃圾,毫无用处。但是在他眼里,这就是他崛起的资本进可以登堂入室成为省部级的大学校长,退可以成为名利双收的王牌大律师。
此刻,韩东发现未来不要太美好。
第五章 感谢你带我看过的那些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